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尊重梦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出彩”机会,是中国教育梦的基本追求。当代高校教学评价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出彩,因此,高校教学评价必须实现范式转向。高校学习性评价旨在通过持续、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反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思维水平,实现“人人成才”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梳理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习性评价的研究成果,论证了学习性评价在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实施的必然性,阐释了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性评价的核心理念,并构建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性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应该有一定的理论做支撑。课程结构优化思想应该成为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以课程结构优化思想审视当前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忽视教师内在需求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要素缺失、比例失调的课程类型结构,封闭单一、缺乏内在逻辑关联的课程模块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课程实施中由于对教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忽视,导致一些教学新问题的出现。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性思维转换的必然性。复杂性思维把教学目标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教学过程视为计划中生成的过程,而教学方式则被看做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通过对508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生在教师教育课程情感与信念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教师素养需求、学习方式需求、教材需求、评价需求及学习时间需求等方面的需求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自编问卷对衡阳师范学院467名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地方高师院校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较高,但长期坚持在教师岗位的职业意志比较薄弱;第二,地方高师院校女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男生;第三,地方高师院校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没有明显差异;第四,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在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第五,地方高师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弊端日显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评价。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只有消除了这些阻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18.
课程实施取向有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对此,应从复杂思维的角度去认识:课程实施取向的各功能之间是互为补充的;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课程实施取向的转换是一个后者对前者的超越过程。有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允许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多样性;倡导以相互适应取向为主导的多种取向并存是当务之急;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向更高一级的课程实施取向靠拢。  相似文献   
19.
一、复杂性思维下的课程实施解析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及取向 课程实施,就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或者说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同一个课程方案,对于不同的实施者和不同的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学知识再探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学科教学知识是否可以传递,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是否是各要素平均作用的结果,如何在教师培训中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正确认识到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可传递性,其形成不是各要素平均作用的结果,在不同阶段的构建具有量和质的变化,对于深入探究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