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高校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已有20年,在学科建设上先后经历了课程体系结构的探索和内容体系及其核心的确立两大阶段。在内容体系及核心内容的确立上经历过“理论授受”、“知识授受”、“技能授受”、“修养授受”等四次较大的内容嬗变和确立。  相似文献   
32.
美学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经常追求着各种功利实用目的,处理着各种实际的事务,考虑着各种事情的成败得失,因而对于事物很难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入审美的态度。这种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进行之初所必需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它要求审美主体使自己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一种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这就是说,要感受到对象的美,就是善于从对对象采取功利实用的或科学认识的态度,转到采取审美的态度。艺术家和常人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比较善于用审美的态度去看世界,能在一般人看不到、甚至认为没有美存在的地方看到…  相似文献   
33.
一、十年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体系探索的嬗变 在十年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探索过程中,无论作为载体的中介内容怎样演变,主要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际养成教育为辅的教育活动中展开。如果我们对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活动作进一步的抽象,会发现这种活动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其它状态,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是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组成的“授受”,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授受”是最基本教育形  相似文献   
34.
校长无论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教育家,都必须认同、建立和提升校长的职业精神。时下,有的校长职业苦旅是为生存、求维系,有的校长职业生活是显浮躁、呈追风,有的校长职业行为是扬个性、攒政绩,凡此种种。这就亟待呼唤现代校长的职业精神。可以从不同视角给校长的职业精神一个规定性,这里给出"敬、竞、径、净、静"的"五境界"诠释。  相似文献   
35.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具有的丰厚的耻观念,在道德理性、道德规范、道德践行等层面,都全面地渗入、深刻地积淀和濡养了中国古代道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耻文化,并继续对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各高等院校已普遍开始或准备设置思想教育课程的法制教育内容,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就开课而言,思想品德课中设立法律内容的院校很多,在全民“普法”前就在教学计划内开设公共法律知识讲座课,并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通过校际交流和深入领会学校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为高师院校的法制教育,绝不是  相似文献   
37.
38.
德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抽象,吸收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形成自己动态发展中相对科学和稳定的学科体系。在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美学在研究对象上和德育学有共同点,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思想成果,对充实和丰富自...  相似文献   
39.
在关于教育思想的讨论中,随着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提出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命题。笔者认为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一)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