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与传统"灌输式"德育相对应的新型德育理论与方法,其实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有关高校德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需要观念的变革、目标的科学定位、内容的深化、方法的突破及队伍的建设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深化高校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2.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逐步的从单一的“数字”范畴向真正的“数学”范畴方向发展,这其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就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43.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孕育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无产阶级革命全国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其具有当代价值。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西柏坡精神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处于初起阶段,研究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全面缕析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和华北人民政府的法制建设历程,有利于充实西柏坡精神研究中法治内涵研究这一薄弱环节,从法治的视角丰富和把握西柏坡精神。西柏坡时期的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践行和人民司法中国特色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党和祖国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可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祖国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好教材。在此,我谈一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45.
陈丽芬 《考试周刊》2009,(34):69-70
本文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47.
如何实现工业锅炉的节能降耗一直是业内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软件、硬件等方面阐述了锅炉的节能措施,列举了工业锅炉的几种节能方法,并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8.
陶行知先生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依然存在"分数第一"的倾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某种程度的干扰,学生中存在的"感恩之心"的缺失,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着困境。本文认为应该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化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传承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积极探索"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感恩教育新模式;主动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联系机制,强化现有家校联系渠道,拓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新的空间,让感恩教育的知识始于学校、行动落实于家庭、效果彰显于社会。  相似文献   
49.
超声波法提取毛老虎茎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毛老虎茎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GC/MS分离检测,共分离鉴定出化学成分19个。首次运用超声波技术从毛老虎茎中提取挥发油,提取速度大大加快,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50.
双向互动教学法—课堂讨论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仍普遍采用课堂讲授法,这主要是由于课堂讲授法所具有的突出优点:经济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尽管讲授法有许多优点,但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实现双向互动?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讨论的前期准备 课堂讨论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教师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课前准备以教师为主。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