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6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调整了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主要通过实施农业推广制和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向现代教育迈进的可能性,其主要举措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管理影响因素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作为知识载体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也倍受关注.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对其激励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绩效管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成为决定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44.
引言在当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科研集体或团体已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据报道,1983年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了155项发明(公布了153项)。其中个人研究的获奖项目为23个,仅占全部获奖项目的15%;其余130项即约占85%的项目是由两人以上的小组或集体完成的。而在这130项中,两人合作获奖项目有16项,约占合作获奖项目总数的12%;三人以上或集体(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合作)  相似文献   
45.
知识结构的间隔与情报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如情报思维过程理论、贝尔金ASK理论、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等经典情报学理论中都有对知识结构间隔的论述,我们可以借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中的“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更好地改进布鲁克斯方程来填补知识结构间隔。在不断地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之中达到个体知识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思维方式的改变打下基础。此外,文章还论述了知识结构的间隔对思维空间、思想框架以及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当人们能够认识并把握自身知识结构的间隔性特点时,就已经在开始经历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分析科技中介服务业与中小科技企业的协同互动关系入手,指出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在协助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中在经营运作、服务方式、业务扩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中介机构更好地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以实现二者协同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的R&D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R&D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天津市高等学校R&D活动产出的特点与现状,进而研究了相关的障碍性因素,对天津市高等学校R&D活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8.
略论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概述现代科学研究和当代科技革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对高校科研管理的要求和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弊端。并对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中的关键性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9.
数据挖掘在科技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科技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从科技评估概念、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入手,系统研究了数据挖掘在科技评估中的应用,并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将数据挖掘应用于科技评估有助于提高科技评估工作的产出效益.促进科技评估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0.
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分支化和综合化趋势加强,多学科交叉发展使传统的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科研人员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和研究,而且需要团队攻关。高校不同模式的科研团队存在不同的问题。科研团队要实现高绩效,就必须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