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21.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虚拟企业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组织形式 ,突破了传统企业的界限 ,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和资源优化。本文针对虚拟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问题 ,通过对虚拟企业的运作流程和特性分析 ,研究了对应知识管理功能的需求 ,并设计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分析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论述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实施的步骤,在个人专业知识需求分析、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个人知识获取、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个人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电力施工企业作为一种基础建设施工企业,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效益,但是公司往往只关注工程进度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施工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4.
古人对于纸质文献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采取很多措施尽可能地增强它的耐久性,使其得以长久保存,其中有不少措施对时令和火候有所依赖。本文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质文献保存过程、纸质文献修裱过程等方面探讨涉及时令的保护经验,对浸料、蒸煮、施胶、装裱用浆糊等方面涉及火候的保护经验进行归纳,以期为现今的纸质文献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霍艳芳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9):138-141
辽代虽然战争相寻,还是延续并发展了官方修书的传统。有关辽代的历史文献遗留下来的很少,致使人们误认为辽代统治者不重视官方修书。其实,辽朝统治者比较重视文治,设立国史院专门修史,国史院有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等职务分工。终辽一世,统治者组织编撰了不少史书,这与其“以史为鉴”的目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6.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同时是位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因收藏宏富而闻名天下。他的藏书主要通过花钱购求、他人赠与、借抄他人之书、自己著述和自己刻印等五个方式获得。今天私家藏书除了不具备自己刻印的条件外,也大多通过这些方式积聚。李开先的藏书方式,不仅对今天私家藏书具有传承意义,还凸显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李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7.
曹之先生《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隋唐五代出版史的学术著作。此书具有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表以附文、图文并茂等特点,对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金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者仍然十分重视实录的编纂工作,基本上为每位皇帝都编有实录。虽然金代实录这种档案文献早已亡佚,仅能从史料记载中得知其编修机构、资料来源、材料取舍等大概情况,然而其重视编修队伍的组织、以口述档案佐证档案资料和以正、反事迹相结合突显主体思想等经验可为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29.
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了电力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本文意在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以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旨在说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现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念被引入我国并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接受,从而进入主流课程研究领域。人们有的在为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理念感到欣喜和鼓舞,而对于现代课程观多持贬低态度;有的打着后现代的旗帜却行着现代观的实践。我们认为其对现代与后现代课程关系的认识都有所偏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的联系与区别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