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韦秉文 《新读写》2021,(4):46-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平天下在治其国曾子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1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相似文献   
12.
13.
韦秉文 《新读写》2020,(4):46-47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二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相似文献   
14.
家门前不远处有个大苇塘,庄子因此而得名叫“苇塘庄”,庄上人也因此而得名叫“苇塘人”,苇塘人对家乡的芦苇有一种特殊的情韵,自然,我也不例外。(由“苇塘”到“苇塘庄”,由“苇塘庄”到“苇塘人”,再到苇塘人对“芦苇”的“情韵”,顶针衔接,一贯而下,点题自然。)  相似文献   
15.
留余韵是文章结尾的一种结构技法。清代顾龙振在《诗学指南》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无回。”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中也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里的“高山放石”、“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诗的结尾要给读者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这是诗中的“留余韵”,也同样适用于短篇小说的结尾。 短篇小说留余韵常见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6.
韦秉文 《新读写》2010,(5):44-45
一、通观倒读,把握内容 通观,就是快速通读选文,整体把握选文大意,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读懂六七成即可。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就懂的地步。第一遍不大懂是很正常的。在阅读当中切不可死盯住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而不放,“遇到拦路虎,定要绕道走”,要坚持把全文读到底。  相似文献   
17.
韦秉文 《新读写》2009,(11):42-45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唔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相似文献   
18.
韦秉文 《高中生》2012,(21):8-9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每年总有一些亮点试题,这些亮点试题往往会对命题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根据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的亮点题,分类拟制模拟题,以供同学们练习。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亮在角度任选,开放度大。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内容、主旨、语言、形象、技巧、结构、修辞、风格等角度切入思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每年总有一些亮点试题,这些亮点试题往往会对命题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根据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的亮点题,分类拟制模拟题,以供同学们练习。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亮在角度任选,开放度大。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内容、主旨、语言、形象、技巧、结构、修辞、风格等角度切人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