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我国大学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检视与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校区建设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文化危机,新老校区文化主体的联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阻隔,影响到师生和生生之间在文化上的示范和引领,需要文化主体之间联系的复位。新校区诸多的现代化建筑和靓丽景点掩盖不了文化标识的缺乏,大学特有的精神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主流价值、学科特色必须通过新校区的建筑和其它景观体现出来。文化活动繁多却缺乏精神的统摄,必须在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重新认识具体的文化活动,将其纳入到价值引领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52.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纵观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审有些原因造成的失分是难以避免的,如审题不清、立意不高、选材不当、陈旧老套等,因为考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更不可能在考场上突然进发出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53.
纵观高考成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考作文水平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成绩的好坏,进而决定考生的命运。那么,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技压群芳,脱颖而出,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获得高分呢?下面的六要六戒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54.
儒家在孔子时代提出了"仁义礼"的道德主张,<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孟子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加上了"智",汉代董仲舒又添一"信".  相似文献   
55.
【金题展示】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石阶下暗藏5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凤箱。  相似文献   
56.
《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发表一篇题为《"一把手"要带头》的评论,文中写道:"‘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转变作风要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这里的成语"上行下效"无疑属于误用。"上行下效"出自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旧唐书·贾曾传》记载:"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意思是说,上面的人怎么干,下面的  相似文献   
57.
品读眭依凡教授新著《理性捍卫大学》,引起颇多思想共鸣。提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后的我国大学,人们自然会想到教育质量滑坡、学生道德式微、学术腐败滋生、大学生就业难、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我国大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和重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质疑和指责,大学发展俨然陷入迷茫期。曾经令人神往、仰望和崇拜的大学到底怎么了?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高教工作经历和高校管理经验的大学人,  相似文献   
58.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学生进行学习的随时性以及学生多样性为特征,对我国大学教师的讲授者角色、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评教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我国大学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组建优质的教师共同体,以确保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9.
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在文体要求上,江西卷与湖南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其他省份一般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60.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发展机遇。伴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不断推进,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呈现出诸多与时偕行的新表征新取向。以“确立服务国家战略理念”为先导,以“恪守育人为本”为核心,以“坚持学术为根”为动力,以“广开服务渠道”为关键,以“优化制度环境”为保障,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推进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