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张建平  顾建军 《中国教师》2012,(17):49-50,8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当教师"。[1]《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为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地位不高,福利待遇低,居住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小学优秀教师向城镇学校流动的现象,不但给农村地区的教学造成被动局面,而且在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52.
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是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它使得人们开始深入到技术内部进行分析和认识。这一转向不仅揭示出技术具有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具有独特的研究范畴和认识模式。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推动了技术教育改革,进一步凸显了技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内容,以及适切技术本身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3.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课程目标是理解课程设计、明确课程任务的重要基础,也是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尺。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课程目标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也就是预先设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所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某个阶段的某个方…  相似文献   
54.
跳远前倾式离板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对比法及理论分析,对比蒙、刘易斯、鲍威尔3位世界超级明显的跳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起跳前倾式离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认为,前倾式离板技术有助于加速上板、正心用力集中、摆动及缓冲积极、同时对空中和落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作为我国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通用技术课程正在各实验区稳步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通用技术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如何把握不同版本的教材?通用技术课程应倡导什么样的教学?学校又该如何提高课程的执行力?这些都是通用技术课程实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期刊发的几篇文章对以上问题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56.
研究变指数Sobolev空间中一类包含P(x)-Laplace算子的非线性问题.利用变指数Lebesgue和Sobolev空间理论框架,验证Palais-Smale紧性条件,并结合山路定理和变分法证明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7.
苏联的中小学技术教育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理念独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1993年起启动了技术课程改革,对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其改革历程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俄罗斯中小学技术课程在纳入教育现代化体系的战略定位、技术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1-11年级的一体化建构、教育民主化与课程规范化、文化传统继承与改革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及课程改革任务实现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行为素质: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层面○顾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从行为素质的理论特性来看,行为素质有着独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首先,行为素质是学生个体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融合体。如一个人的行为在肌肉...  相似文献   
59.
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特殊性是由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特性、目标特征和活动结构特性所引发的。这些,又可还原和归结为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状和特殊结构。而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在其现实性上,则集中表现为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是内存于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客关系特征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与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主客结构及其关系特征相比较,教育活动中的主客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似文献   
60.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事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和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各区域个性的展示形式。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仅是一堆统计指数的反映,而且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结构与功能、数量与质量的协同与否状态的一种表现。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历史、文化、地理、政治等诸多外在因素与教育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意义上说,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排斥量的均等性,它本身并非完全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本质上,它指向和代表着一定社会背景和空间范围内教育发展的特定过程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