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首先阐释了图式理论,然后从图式理论的全新视角阐述了阅读理解过程,进而推出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强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2.
选取1990年至2010年间陕西省GDP和碳排放量两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及其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但碳排放量的增长并不能换来经济相应的增长。为陕西省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道路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学入学新生为对象研究了高低水平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就均值而言,高水平组在总体策略层面和六类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低水平组。(2)T检验结果表明,除补偿策略外,两组学生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性。(3)在单项策略层面上,卡方经验结果显示22个项目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低水平组错误的学习信念阻碍了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最后就大学阶段的英语策略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4.
唐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频繁的交流和往来中,中外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些人群在当时的活动.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的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力求全面地综括这些人群载体及其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获得对唐代对外文化交流这一论题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教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理解案例分析,必然要先理解什么是案例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6.
新课程改革正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考和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一、把握诗中的信息 诗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和诗的类别.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待诗作的背景.鉴赏诗歌要因入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47.
新课程改革正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考和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相似文献   
48.
高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0):121-123,128
叔本华在美的形态分类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美学范畴“媚美”,这个美学范畴的提出与叔本华的人生观与艺术观密不可分。中国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吸收了叔本华原有的美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把第三种美命名为“眩惑”,这也是与他的人生观美术观紧密相连的。文章通过讨论媚美与眩惑所具有的历史承继性,并比较二者在不同时代与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从而对当下文艺作品中泛滥的媚美与眩惑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9.
新形势下,随着学生特点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加强学生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0.
自2015年秋季北京市开展"学农教育"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验证,创新构建了职业院校服务普通教育的综合育人模式;建立了"一周基地学农+非学农期间常态化合作"的现代化综合性实训基地;固化形成了具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特征的学农教育管理体系;在青年人德行培养、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挖掘了都市职业教育的新职能,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及普通教育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融入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探索了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服务新模式;为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育人体系创新构建了实施的平台和途径;在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