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要创作出一台好戏,首先要有一个好剧本。但是,就戏曲创作的全过程来说,有一个好的剧本,仅仅是创作一台好戏的第一步。行话叫做“一度创作”,要完成这个戏,还需要进行艰辛的二度创作,即:由戏曲导演统筹策划,进行唱腔、舞美、表演等一系列舞台艺术创造,才能把一个戏立在舞台上。这就要求,一度创作(写剧本)。要为二度创作(把剧本搬上舞台)着想,统筹考虑,协调一致,使立在舞台上的戏,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相似文献   
32.
有位日本作家,看了我国一些电视剧说,中国拍的电视剧多数更接近电影,这对电视剧的发展不利。他认为,电影是从戏剧演变来的,注重表演;电视剧与戏剧、电视虽有血缘关系,但它离广播剧更近一些,应该像广播剧那样重视语言。广播剧离开语言就失去了依托物,电视剧离开语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笔者觉得,这种看法很精辟。实践证明,优秀的电视剧,几乎都是语言有个性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四世同堂》播出后,我们作了一次调  相似文献   
33.
梅兰芳大师在总结表演艺术时,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由简到繁繁又简,无限工夫内中含。”就是说,用动作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其表现手段是由简到繁的,开始时,表现手段不丰富,动作是简单的,随着对人物性格理解的深化,动作逐渐繁多起来,语言、动作、眼神、气韵、情感丰富了,但是,表演也繁杂了。等到真正理解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住了这个人  相似文献   
34.
以上谈了戏曲以歌和舞演故事的特点,下边再来谈戏曲以虚拟表演和程式动作表现生活,而不是按生活本来面貌再现生活的特点。这个特点,把戏曲与话剧、电影、电视剧分别开来,分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表导演体系。话剧和由它演化发展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属于写实的表导演体系,它们的表演各有其不同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追求真实地再现生活。其表演,离生活越近,越能感动观众。近期引起社会轰动效益的电视剧《渴望》、电影《秋菊打官司》,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努力贴近生活见长,赢得观众的。  相似文献   
35.
有人说,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故事情节,应该是戏曲的核心。持这种认识的人在写戏时,着力于编排故事情节,把故事编得玄而又玄,险而又险,结果,人物成了情节的“龙套”,观众看了戏,只记住了故事,记不住人物,其实,缺乏人物性格命运纠葛的故事,人们是记忆不长久的,像看了热闹、惊险的武打片,不久,就会忘却得干干净净。回首戏曲史,流传下来的剧目,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物形象。没有窦娥这个典型人物,就没有《窦娥  相似文献   
36.
中国民族戏曲是宋元时期,在民间鼓书、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从诞生起,就带上了话本的某些特点和表现优势。最近,我看了现存最古老的一个戏曲本子、南宋时代的《张协状元》的复古本演出,写的是穷书生张协中了状元忘了恩妻的故事。当时的戏,在展示故事时,先用说书的形式叙说,可以表演的段落就由几个角儿演示,不宜演了就再  相似文献   
37.
小林所说的并不是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真实评价,而可能是借用了平时个别老师和个别同学对自己以"批评为主"的负面评价,小林的自信缺失和腼腆怯弱正是长期受到批评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各种新闻形式都注重共赏性,希望吸引更多的接受对象,但无论哪种新闻形式都不具备电视新闻的广延共赏能量,这又是电视新闻的一大魅力。据北京进行的千人调查表明,电视观众具有无与伦比的广延性:按年龄分类,经常看电视的在8—12岁儿童中占76%,在13—25岁青年中占69%,在26—45岁壮年中占84%,在46—59岁中年中占90%,在60岁以上老年中占89%,儿童和中老年占的比例比青年还高。按文化水平分类,经常看电视的在文盲半文盲中占77%,在中小学程度者中占84%,在大学程度者中占65%,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比大学程度者还高。按职业分类,经常看电视的在  相似文献   
39.
电视剧本中的叙述语言多是给导演和演员读的,电视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则不同,它是通过演员的口,直接与观众见面、说给观众听的,所以,它是电视剧语言的主体部分。在电视剧中,人物语言写得成功与否,决定着作品的内容含量和艺术水平。电视剧中的人物语言,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物对话。在生活中,人们传送信息、交流思想主要靠对  相似文献   
40.
最近的社会调查表明: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舆论工具中,群众获得信息的来源顺序已经由三年前的报纸、广播、电视转化为电视、广播、报纸;在电视节目中,观众喜爱节目的次序也由三-年前的连续剧、体育节目、新闻节目转化为新闻节目、体育节目、连续剧。电视新闻是用什么魅力越来越强烈地吸引住了观众呢?本文将进行初步探索。笔者二人中,一人做了二十五年电视新闻记者,一人长期做新闻研究和新闻实践工作,取长补短,颇增了几分探索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