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案例描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页-29页)……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生1:今天我的收获可大了,我明白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生2: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懂得了平均数反映的是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基于医患关系分析,首先阐述了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活动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活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案例描述] 根据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教学建议,<十八岁及其他>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来使学生体验文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即借助活动方式,实现体验价值,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也让高一新生在最短时间内喜欢上语文,我怀揣无限期待,提前一周布置了课前作业:(1)把课文与文后<致家长>带给父母.仔细阅读父母标画的语句或写给你的信,结合文章内容,与他们交流谈心.(2)邀请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下周一上午到校,与全班同学一起学习本文.  相似文献   
14.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就是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和补充的修辞方法。“互文”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研究对应词语在意义上的特殊关系,能找出其中的对应规律。“互文”有三条规律:一是互训,二是互训,三是互推。  相似文献   
15.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期望值不高、对工作缺乏热情、身心疲惫、畏难、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实现人生定位的现象,导致职业倦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自社会的压力一是教育发展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农村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新的教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分金牌教练精讲筛选信息技巧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信息"就是文章话语及其组合后所反映出来的、客观存在于文中的消息,包括文中记载的种种事实、要向读者表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为组成部分予以明确的定位,目的是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因而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成为许多教师的积极追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我认为在声势浩大的"课程资源"开发热中,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再思考.比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课堂之外、教材之外的资源开发吗?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课程资源,是否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有了课程资源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吗?如何捕捉与把握那些来自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大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摇篮.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高校的一名辅导员,笔者本着"以人为本,紧跟时代步伐,踏实做事,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主要负责学生的哪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