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才工作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工程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高端人才管理是其核心链环。高校对高端人才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是多元化的,知识管理、动态管理、事业管理、心灵管理与文化管理是其基本策略。柔性管理是有力克服刚性管理的制度性缺陷的解毒剂,是高端人才产出高端成果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2.
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钟摆”倾向的反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教师学习是教师基于发展这一目的而对外在教育经验、观念的吞吐、适用和整合活动。在当前,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实践为本的教师学习观大有主宰我国教师教育主流之势,导致了"钟摆"倾向的产生。教师的发展需要教育理论,需要教师教育者,需要接受学习。从内因与外因间的互动转生关系出发,重建"教师学习"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走出钟摆困境的应然出路。  相似文献   
83.
课堂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决策。因而,科学的教学决策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师教学决策由预设阶段、互动阶段及反馈阶段构成。目前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出现了预设同质化,常倚重经验判断;实施程序化,致使教师应变能力消减;反馈浅表化,引发教学质量下滑等实践壁垒,而发生现象学为提升教学决策质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教师可通过增强决策意识,应用循证教学;兼顾多元需求,锤炼应变本领;深虑决策利弊,落实提质增效等策略,有效突破现存壁垒,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4.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构成,其核心是要为教师打造一种专业的教育方式。关注教师文化,用"文化融解"的教育方式代替专业的教育方式,努力创建一种教师文化为本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教育目的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5.
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道路及其动力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理应走上一条内生之路、人文之路,这条道路就生成于教育学在发展中所遭际的诸种矛盾和冲突中.体系化与问题化的冲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张、教育学化与非教育学化的危机,这三对矛盾紧密缠结在一起,共同干预着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各个转向.它们既是教育学理论生死存亡的转换枢纽,又是其发展动力的生发之所.  相似文献   
86.
学校德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命门”,借力中国式现代化智慧助力学校德育工作振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千年大计。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三重挑战,即青少年价值失序的风险、学校德育空间挤压的风险、全球伦理塌陷的风险,学校德育工作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调的学校德育现代化之路是走人本之路、中国之路、世界之路,共创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学校德育新形态。面向未来,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向是立足人本理念、本国实践、世界格局,着力构筑人本化、文化型、世界性的学校德育理念与实践形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87.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国家管理、实施、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主要方式,针对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改革是美国未来教师专业制度创新的主题。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上支离破碎,机会上令人担忧,内容上单调贫乏,形式上缺乏深度。针对这些问题,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确立了以下改进方向:深化改革内涵,重...  相似文献   
88.
所谓“流派”,就是由于对某一现象审视的角度不同而最终产生的认识分岔现象。课程知识功能观是课程知识流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岔点,是我们分析课程知识观的一个重要视角。不同教育流派从自身价值观立场出发来选择课程知识功能,利用课程知识功能,提升某一功能,进而导致了多样化的课程知识功能观形态。  相似文献   
89.
有效的课程是具备一定特征的,能够从心理上、功能上达至学生,和学生心灵“际遇”,发生“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的课程。树立有效课程意识是重建课程“轨道”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0.
龙宝新 《教育研究》2021,42(7):60-70
"教师教育学科现象"的发生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要求、中国化底色,其源于新时代国家战略、优秀教师供需矛盾、大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学科后"时代,教师教育学科发展面临学科基础虚化、学科教学论"双边缘化"、回避"双核冲突"以及研究重心移位等问题.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应遵循其广域性、交叉性与嵌套性等特点,以学科耦合为统领,通过观念层面、主体层面以及组织层面的耦合,加快教师教育系统各层级、各维度、各领域的耦合进程.通过达成师范性与学术性、文理专业与教育专业、学科教师与专业教师、学科院系与教育院系、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走向深度协同耦合,创建最佳教师教育耦合态,这是教师教育学科破解根源问题、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