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育概念的界定和体育类型的划分是体育学学科建设首先应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体育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传统体育的定义和分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给我们原本就不成熟的体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带来许多困惑。理论和现实的需要迫使我们必须对它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我们认为,“体育,就是人特殊的育化”。体育可分为:运动的体育(体育实践)、科学的体育(体育理论)、产业的体育(体育经济)和文化的体育(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2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也使体育之于人类命运的基础价值有了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开始回归体育本真,将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有效结合,成为“全民发展的人”。通过分析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体育治理问题,结合各成功的抗疫治理经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以期顺利推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通过治理关口下移至社区,从而提升社区体育治理能力,促进社区健身服务的提质升级,更好的服务于中国人民,以达到实现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善治状态;(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示中国体育成绩,形成“官方+民间”的大国体育外交模式,使中国从国际体育体系和秩序的参与者、适应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引领者,服务好世界。  相似文献   
23.
24.
一、湖南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湖南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同全国独立体育学院比较 ,起步稍晚。 1 985年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由王步标教授招收第一批运动生理学研究生 2人、研究生班研究生 8人 ;次年协同曾凡弟副教授、邓树勋副教授(华南师大 )申报创立湖南第一个体育专业硕士点———运动生理学硕士点 (即现在的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点 ) ,到 2 0 0 0年已培养全日制研究生 3 0余名 ,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近 2 0人 ,另培养函授研究生和同等学历学位研究生 1 0 0余人。学校在 80年代初就争取到了全校综合性的学科教学论硕士学位点 ,为全校各院系…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效益,以中外主流媒体体育报道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探析。结果发现,中国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际叙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精英运动员缺少国际叙事素养培训、高校体育学者国际叙事缺少伦理取位、体育媒体国际叙事缺少充分的媒介协作;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主动性不强、中国体育叙事介质同化组合能力不足,给中国体育伦理国际有效叙事带来了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中国体育国际叙事应该团结多样性的叙事合作伙伴、进行体育叙事的跨业务单元协作和进行专业性伦理取位的叙事生产。  相似文献   
26.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27.
生态伦理学视野下的绿色奥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煜  龚正伟 《体育学刊》2006,13(4):138-140
从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来研究绿色奥运的核心内容———环境保护,绿色奥运应该超越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以及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在将自然界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前提下,保证绿色奥运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8.
探析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重视和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开发中的作用,找到并解除其制约因素,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9.
体育课教学始终是完成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主渠道。体育课中贯彻素质教育涉及到课的类型和结构、编制教学方案、掌握和调节运动负荷、课的实施与调控等方面。具体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会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改变而不同。如果以相对程式化的少有的几种模式规范千变万化的教学,必然会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从目标和评价的角度阐述体育课的素质教育问题。这样,在具体操作中体育教师就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导向,同时又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创造性。一、构建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  相似文献   
30.
搞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特殊且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当前体育职业学院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运动员学习动力不足,其原因主要有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性、运动员学生价值追求的单一性、运动员学生职业取向与学校课程设置的低吻合性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欠缺性。如何改进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其根本在于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切实做到落实一个文件、明晰一个概念、把握一个前提、抓住一个关键和创新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