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4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教育   15507篇
科学研究   3758篇
各国文化   220篇
体育   1902篇
综合类   513篇
文化理论   145篇
信息传播   2742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3235篇
  2012年   961篇
  2011年   1104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852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27篇
  1986年   220篇
  1985年   252篇
  1984年   223篇
  1983年   212篇
  1982年   176篇
  1981年   168篇
  1980年   157篇
  1979年   246篇
  1978年   190篇
  1977年   180篇
  1976年   148篇
  1975年   132篇
  1974年   151篇
  1973年   1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田径发展规律及未来成绩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中国田径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揭示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规律;并对未来田径成绩的近期走势进行了动态的预测;为中国竞技田径运动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2.
建立三种强度长期训练模型。通过对线粒体体视学指标和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海性的测定,研究不同训练负荷下长期训练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长期训练对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海性和线粒体的影响不同。长期耐力训练后心肌肌球蛋白和ATP酶海性和线粒体的适应性反应不一致。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意义。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和线粒体的适应性反应相似。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7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化的一份宝贵财富,对它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将有助于开发利用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着重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4.
组织变革--现代组织发展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组织面临着一种复杂、动态的多变性。一个组织要想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结构形式,以获得生存与持续发展的能力。组织变革是组织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随着外界环境不断进行变革的组织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变革和变革管理,实现真正意义的变革。为此,笔者通过对组织变革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以及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最后提出了当代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采用献资料调研、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建构态势,对21世纪初、中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体化这一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观,试图为未来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6.
77.
78.
The Alfred Taubman Medical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as offered instruction in online literature searching to third-year pharmacy students as a component of the course "Drug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Literature Evaluation" since 1983. In the spring of 1989, a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struction on four classes of graduates. Of a pool of 151 graduates, 90 (60%) responded to a mailed questionnaire on their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ing. The respond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ubgroups: end-user searchers, users of intermediaries, end users who used intermediaries, and those who did not use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 systems. Seventy-two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used some type of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42% performed their own searches. The four subgroups differed in general computer use, familiarity with MEDLINE search terminology, information use, reasons for using or not using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arches (i.e., type, time frame, amount, and frequency). Training in end-user search systems appears to have had an impact on the continued use of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ing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formal educational program.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