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5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社会总产品按使用价值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并指出两大部类之间进行交换,交换的产品在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上实现平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正是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出发,马克思展开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资本的生产、流通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规律。马克思关于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及其相互依存和制约的理论,是对社会生产过程最简单、又是最基本的抽象。它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32.
前言:最近党中央鲜明提出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两个指导思想: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科学发展”。这两者都是“发展”观上的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现在就进一步指出,“发展”并不是盲目的片面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发展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要探求科学发展的规律。过去,我们曾说过,“发展”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在就进一步概括为金光闪闪的“以人为本”四个大字。也就是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优先富裕起来的“人”;“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文章通过对中国基本特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就制定一项基于我国人与自然矛盾、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长远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节约资源,严格保护生存环境,控制人口,倡导科学、合理、适度消费,开发改造大自然等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34.
提出“以人为本”,这是中共指导思想上一次非常重大的转变,标志着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比之某个理论观点的转变或某一思想观念的更新,其意义要重大得多。  相似文献   
35.
(一) 我们是否需要对“主体与客体的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关联)”再认识? 甲:近来,我读到了柳树滋同志所撰写的《微观测量与量子力学的人类学特征》(《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2期,以下简称《特征》)一文,这一文章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概念能够反映物质客体的纯本体论结构”,而在量子力学中,“通过测不准关系,……我  相似文献   
36.
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平,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爱《环境》杂志专访时,侃侃而谈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当代科学家对科学力量和作用的信心。人与自然,以谁为本?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37.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工作业绩的优劣与他学习的质量密切相关。学习贵在精和深。学习一门功课,一定要寻根究底,学懂学透,一门课真正学懂了,再学别的也就不难了,这就是人  相似文献   
38.
39.
《中学生数理化》编辑部请我给广大中学生就如何提高科学素养说几句话,我想这方面我已讲得不少,而现在许多学生热衷于解题,我就给大家提供两道物理题吧.这两道习题,一道是我在南洋模范中学念高二物理时,俞养和老师出的考题:另一道是我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念理论力学时,周培源老师出的考题.事隔半个多世纪,但是对这两道考题却仍然印象深刻.当时我很侥幸地在考场上做了出来,但很多同学都没有考及格,可能是因为时间太匆忙了,现在转抄下来,送给《中学生数理化》的读者们,希望你们做完这两道题后能受到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40.
何祚庥院士是享誉中外的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成就卓著的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专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教育活动家,在教育学、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是院士关于科学思维方法和治学之道的力作,读者将从中获得锻炼、提高自己“德、识、才、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