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Fox和陈文堉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法所得数值为标准,对间接测定法Fox、陈文堉进行比较性分析。首先通过Bruce方案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的8名19至22岁男大学生进行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其后应用相同样本通过Fox法,陈文堉法对最大摄氧量进行间接估测。分析讨论直接测定法和两种间接测定法的显著性,并相互比较。结果发现三种方法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ox法与陈文堉法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间接测定法具有实际可操行。  相似文献   
72.
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西化问题,致使创作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有的作家完全无视儿童文学的艺术性沦为商业写作的工具。本文以郭大森的最新作品《长白雨燕脱险记》为依托,探讨了郭大森在返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其创作为中国当下儿童文学创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回归无疑起到警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编辑同志: 我的女儿今年11岁,身高在同龄孩子中算中等,可是体重已经超过了50公斤。她小时候身体弱,我总是想方设法哄着她多吃点,再多吃点,没想到现在她对吃似乎有了超乎常人的兴趣,一天到晚嘴巴不停,食量也大得惊人。我为了控制她吃,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可是不让她吃她就总喊饿,翻出一个凉馒头来也能吃得津津  相似文献   
74.
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国乡村的时代变迁和乡土童年图景,众多知名作家投入到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中,现实型、回忆型、幻想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共同书写着乡村童年的多彩景观。儿童小说内容上对乡土中国变迁的关注、出版政策与评奖的扶持与激励、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推介、乡村儿童的阅读期待,是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乡村题材儿童小说需坚守儿童本位的出版理念,打造原创出版精品,通过创作、出版、推广的协同合作,推动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5.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实验室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校园一卡通读写模块的编程接口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实验室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和采集,经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校园一卡通的考勤管理系统能满足实验室对学生出勤管理的需求,而且便于维护,极大地方便了对学生出勤的管理。  相似文献   
76.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舞蹈教学体系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作为儿童启蒙初始阶段的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舞蹈思想和观念、塑造体形和人格、培养审美情感和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如舞蹈教学的目标导向、教学内容、舞蹈潜质挖掘及评价机制等,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效果。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7.
国际中文教育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中文教育宜准确把握"中国故事"的内涵与外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语言教育环境,兼顾"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他国故事",注重双向交流;注意"中国故事"的可接受性,不矫揉、不造作、不弘扬,采取以实事求是、客观平和的心态和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打造公共平台、推出公共产品,以教师、教材、教法等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78.
近几年,随着认知诗学的逐步发展,认知语言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文本的阐释,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文本的阐释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成为解释文学文本的重要认知工具[1]。萧红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备受评论界关注,新时期以来也有论文从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等新的角度对其展开了多方位的深度剖析。本文欲另辟蹊径,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萧红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中的动植物意象进行分析,从概念整合视角对藤蔓类植物意象选择、动物意象和女性形象的并置等内容展开区别于传统文论的论述。  相似文献   
7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