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首先从信息化角度对企业信用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参考国务院研究室研究确定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抽象出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业务模型及未来发展比较理想的业务模型;其次根据业务分析给出企业信用信息化项目的总体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业务体系结构及系统总体逻辑框架;最后,根据企业信用业务特点及政务和技术并重的思路,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经验,对政府部门应该如何从政务和技术两个角度共同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化项目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2.
从时间角度将科技评价分为存量评价和流量评价,认为科技评价以流量评价为主,存量评价很少,总被引频次作为存量指标却被广泛应用于流量评价,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会导致办刊历史悠久的期刊评价得分偏高。通过JCR2011光学、土壤学、化学期刊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力指标排序通过了Friedman非参数检验,但总被引频次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拟合优度在0.5以下,不能作为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论文还对总被引频次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认为总被引频次的应用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173.
首先提出非线性评价法权重单调性问题,即在多属性评价中,在其他指标权重不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指标权重增加,那么评价结果也必须增加,并设计出采用传统回归和岭回归计算模拟权重进而对权重的单调性进行检验的方法。基于JCR2012物理学期刊数据,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为例对TOPSIS评价方法的研究表明:TOPSIS评价法权重并不具有正向单调性,只能用于等权重评价,加权TOPSIS法存在漏洞。研究方法也可广泛用于非线性评价方法的权重单调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4.
俞立平  张再杰  肖成华 《情报杂志》2021,(3):201-206,F0003
[目的/意义]“以刊评文”现象长期根植于我国的科技评价中,在破除“四唯”,回归科学研究本源属性背景下,研究其局限、本质,客观对待“以刊评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分析“以刊评文”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期刊级别与研究水平的用户画像,论证了“以刊评文”的本质,并建立论文评价的比较框架,讨论了小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大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小样本与大样本论文比较、大样本下论文跨级别比较问题。[结果/结论]大样本情况下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质量可以代表作者水平;机构评价时应该“以刊评文”为主、同行评议为辅;人才评价应该以同行评议为主、“以刊评文”为辅;“以刊评文”能够评价科研规模而代表作评价只能评价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意义】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研究科技论文空间分布与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有利于总结其发展规律, 对于优化科技资源的空间配置,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 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综合采用基尼系数、集中度、重心以及回归分析,研究了学科论文的空间分布 与地区差距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近年来论文总量有所下降,地区分布相对集中;论 文重心总体向西移动但南北变化较小;论文数量的地区差距早期较小现在保持相对稳定;论文期刊差距呈现“缩小 —拉大—缩小”的长周期变化;论文期刊差距对论文地区差距影响不大。【创新/局限】本文首次采用基尼系数、集中 度、重心等研究论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6.
俞立平 《情报科学》2021,39(7):10-14
【目的/意义】论文作者数与被引频次关系问题是个传统问题,研究结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图结束这种 讨论。【方法/过程】在对作者数与被引频次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数影响因子的概念,以2019-2020 版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综合采用回归分析、分位数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研 究。【结果/结论】科研合作并不意味着作者数越多论文影响力越大;被引频次与论文作者数无关,不同作者数的作 者数影响因子有显著差异,前者从微观视角考察,后者从宏观视角考察,两者并不矛盾;关于被引频次与作者数关 系的研究方法有待改善。【创新/局限】进一步研究有待采用更多学科数据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意义] 学术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有几十种,每种评价方法结果均不相同,难以进行方法选择。[方法/过程] 本文在分析评价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评价方法选取方法: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并以JCR2017经济学期刊为评价对象,同时采用专家会议赋权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术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兼顾主观和管理因素;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选取手段;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可以用来辅助专家赋权;对于多属性评价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成为新的问题;当评价对象较少时不宜采用本文方法。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意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人为提高被引次数、降低载文量操纵影响因子的问题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合理影响因子(IFR)这一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借助惩罚函数从剔除过度自引、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两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降低对影响因子的操纵。基于管理学CSSCI期刊2018—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篇均自引率0.30以上的自引量、载文量与平均载文量之比低于0.50的期刊载文量进行修正后得到合理影响因子,并将其与影响因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合理影响因子能够有效防止人为降低载文量,且对过度自引的防范效果好于影响因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学科、期刊特色等对修正模型的参数进行适当修改可以使合理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9.
针对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广泛应用于科技评价,但是对评价方法选用缺乏检验问题。本文建立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评价方法适用性的检验框架与检验体系,从评价前检验、评价中检验、评价后检验3个角度进行检验。评价前检验包括KMO检验、Bartlett检验、正态分布检验;评价中检验主要是评价指标信息损失检验;评价后检验主要包括主成分或公共因子的解释力检验、代表性检验、指标单调性检验和权重合理性检验。并以JCR 2015经济学期刊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评价必须进行方法适用性检验;因子分析在信息损失较大时不适用于科技评价;主成分分析并不适合评价对象较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0.
为了研究科研劳务费的作用特点与作用规律,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科研劳务费的平均弹性进行估计,并系统分析了科研劳务费自身的门槛效应、创新成果门槛效应、仪器设备费门槛效应、其他研发经费门槛效应、研发人员门槛效应、时间门槛效应。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科研劳务费绩效良好,弹性系数显著;低创新规模下劳务费的贡献不显著,高创新规模下劳务费的绩效显著;我国劳务费的绩效随着时间推延总体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