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的教学为例,尝试以主题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实验.认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验探究的重要前提,知识网络的形成是学生实验探究的主要任务,课堂预设和生成关系的恰当处理是成功保障,探究主题的确立是学生实验教学的核心设计.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及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53.
学分认定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剂良药,但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却存在执行不力、敷衍了事的现象.本文从J省学分认定实践所面临的若干复杂问题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学分认定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执行上的问题,并提出了学分认定有效执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4.
倪娟  沈健 《教育学报》2009,(2):26-33,67
不同国家,社会背景不同,课堂探究的实践问题也各不相同.在课程、课堂材料、课堂教学和评价这些具体实践环节,是否执行了探究,如何执行,执行到何种程度,以及影响其执行的因素有哪些?就这些问题,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中国等国家的"探究教学"课程实践分别作一考察,发现这些国家在国家课程文件层面表述不一,但在实践层面,基本上都只能强调探究技能的掌握,并且误以为"动手做"就是探究实践.因此,对探究教学以及对如何执行探究教学的理解普遍存在问题.这些方面对于引领我国理科课程探究教学实践,对于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对于课程文件的修订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5.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作为开放存取运动的一种模式正在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学术出版领域,出版商却凭籍数字技术加强了对学术资源的控制,为此国际知识共享组织成立Science Commons(SC)分支机构,以知识共享的方式采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利益。论文详细介绍与科研人员学术发表相关的SC出版计划,以期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6.
我国巳建立了一个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税制体系。但税制结构不合理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就现行税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以教师素质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评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学生的学业成绩而非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各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表现来体现,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本是理所应当。但是我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多被简单地异化为考试分数,运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在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纯粹地运用学生期中、期末或升学的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许多学校甚至搞升学指标,按教师完成情况定成绩、分奖金。其实,学生的学业成绩从广义上讲即指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发展。既有认知领域的发展,也有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领域的发展。传统的纸笔…  相似文献   
58.
教学实践问题重重,新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已近五年,从中学课改实践层面的真实情况看,教学现状与原先制定的改革目标有很大距离,课程理论空前繁荣,教学实践问题却依然严峻。这个结果彰显了一个问题,课程改革究竟要改教学论还是教学实践?如果教学实践问题不是因为教学论出了问题,就不需要换一套话语折腾实践者;如果是教学论出了问题,那么为何新课程理论没有能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一不可否认,近年来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也确实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从新课程标准到教材一系列新产品的文本层面看,在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59.
本文借助对中西"人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以及对比分析,厘清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阐明新课改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其可能带给社会风险的思考,在化学教学中适当融人科技风险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从风险教育缘起、风险教育的价值、风险议题的选择和基于风险内容的教学策略4个维度加以研究,呈现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