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十分重视草原旅游项目的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资金投入有限,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系统规律的基础上,加强草原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重视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确定草原旅游开发的合理模式,引导草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注重综合管理和多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2.
针对高职院校开设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从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只有克服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3.
中局研究     
如图(1)是91年全国团体赛第十轮特级大师胡荣华与徐天红弈到第十七回合所形成的形势。红方各子占位优于黑方已取得了一定优势。如何扩大先手呢?胡特级大师毅然走: 1.马七退五 ………… 运马迂回弈得机警既活跃了左马又增加了九路炮的活动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64.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是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5.
对惯用语的重新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6.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学生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应用,正确对待写作,很好地完成写作,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论者认为作文训练必须以生活作为切入点,经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感受认识和语言表达三个环节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7.
一、尊重好问天性 ,激励学生爱提问题众所周知 ,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凡事都要问为什么。其实不只是科学家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 ,这是人的天性。只是这种天性有的被激发出来了 ,有的却被泯灭了。作为教育者 ,我们的责任是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欲望 ,尊重他们好问的天性 ,使他们爱提问题。二、创造宽松环境 ,鼓励学生敢提问题(一 )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放松人紧张的神经 ,从而发挥思维的潜力 ,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实践表明 :一个好问题产生的可能性是随着问题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学生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6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相比人文社科类专业,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较难。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如何在高校理工类专业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文章以测绘类专业基础课“地图学基础”为例,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发展动态,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强化对学生的地图政治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严谨、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