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电子商务专业“三创”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的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产、学、研"和"创意、创新、创业"的关系,以培养"创意、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设计了"三创"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实践成果表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2.
姚娟 《考试周刊》2010,(33):51-52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实现"出彩"?人们纷纷对"课眼"进行实践和研究,有人从"课眼"的性质对其进行总结,有人对课眼的设置进行艺术的提炼和思考,在展开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莫被"课眼"迷"心眼"的观点,强调"课眼诚可贵,心眼价更高"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3.
志怪小说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品,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仅是现代小说观念指导下的选择,六朝人将志怪小说归入史部,其小说观念显然与之不同。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变化凸现了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矛盾,面对如此现状,六朝小说研究应该摆脱现代小说观念的影响,尊重六朝人的小说观念,突出六朝小说研究的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64.
基于云计算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社会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与弊端,作者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非学校化社会。这种新型的学习社会并非空想,以当前较为流行的云计算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本文对该新型学习社会独特优势做了说明,并肯定了该新型社会存在的意义。文末对构建的新型学习社会与现存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学习社会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5.
护理美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应用,能在早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认同感,对护生的成长以及护士角色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6.
<正>继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省级培训之后,笔者学校对学生的培训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武术操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广播体操,有鲜明的武术特点,对手型、步型、气势等有更高的要求。《旭日东升》融韵律、手型与步型的变换于一体,使本套操更美观、流畅、气势宏大,能较好地起到健身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基于此,武术操的教学方法也有异于传统广播体操,在此,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的小技巧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战略定位和赢利模式两个方面对我国电子书的商业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多元化的赢利模式.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定位,多元化的赢利模式包括基于产品的多元化赢利模式、基于服务的多元化赢利模式以及基于渠道的多元化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68.
2008年亚马逊Kindle在电子书市场上创造了一个神话,在数字出版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当前,美国谷歌、苹果,我国汉王、翰林、方正、盛大文学等来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纷纷涉足电子书市场。然而,在欣欣向荣的电子书市场上,商业模式一直困扰我国电子书发展,因此对中美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书商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姚娟 《新闻窗》2011,(5):22-22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陆定一对新闻下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尽管很多学者对新闻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肯定事实是新闻的根基。因此,新闻要忠于事实,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
《论语·阳货》记载:“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中,对“女子”意义的解释,成为历代学者解读的热点.由于“女子”一词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因此很有必要总结有关“女子”的释义研究并对其意义作出准确地判断.本文在回顾历代学者对“女子”注释训解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其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证源分析“女子”之义,探讨《论语》中的“女子观”,并确认了开始歧视妇女的历史时期.旨在更准确地理解“女子”之义,正确领会孔子的本义和思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