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兆飞  王蕊  姚治君 《资源科学》2016,38(5):956-969
蒙古高原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模式评估对该地区气候及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整个蒙古高原为研究区,研究蒙古高原气温与降水要素的变化趋势,对比研究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评价了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模式输出的气温与降水序列在研究区的表现,利用一种改进的秩评分方法对CMIP5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古高原过去几十年整体呈增温减湿的趋势,最低气温升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中国内蒙古地区变暖趋势强于蒙古国地区;CMIP5模式模拟的平均气温普遍偏低,且低估了该区域的增温趋势,而模拟的降水量普遍偏高。不同要素间,CMIP5模式对平均气温的模拟能力最强,最高与最低气温次之,降水相对较差。模式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评估气候模式的区域效果时,建议使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效果与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多年平均径流量则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39×108m3(扣除与河川径流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543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远远低于人均1 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是一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最新进展:一是实现了黄河枯水年连续6年不断流;二是基本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用水;三是初步建立了黄河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尚未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现行的统一管理机制十分脆弱;配水模式严重失控;河流维持水量大量减少;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建立河政管理与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水务管理体制;完善水权转让制度和建立水市场;制订推行科学的水价体系;制约供水与用水双方厉行节水;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河北平原西靠太行山,东临渤海,包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廊坊、沧州地区的山前平原、低平原和滨海各县,面积6万km~2,约占河北省面积的1/3,耕地6468万亩,人口3529万,耕地和人口均占河北省的2/3以上。河北平原是河北省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工农业发达,交通方便,工农业生产在河北省占有重要地位。该区光照条件好,适合小麦、棉花、花生等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但这一带水源欠缺,目前供水严重不足,水成了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今后水源应如何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如何因地制宜地建立节水型的工农业生产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