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高职院校的人格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健全人格的创新人才,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更应该是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创新,完善内涵、丰富内涵、发展内涵。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认识:1.高职院校坚持和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上来。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我国经济和…  相似文献   
63.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格完善,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酒店业服务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具有无形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本文分析酒店业员工激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并结合实际,寻求科学、可行的员工激励措施来实现酒店的高效经营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65.
电视大学学生虽然应试能力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但写作能力在总体上高于普通高校学生。根据这个特点,本文总结出四点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重新选题、表达思想、逐步展开和全程参与。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优势。最后,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以解泱目前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坚持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为内容,积极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7.
学校实施德育工作主要通过各种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等途径,来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其中少先队工作是以上诸多德育实施途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队组织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最有生气的力量。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支柱与阵  相似文献   
68.
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9.
以往的习作评估 ,教师偏重于方法、结构等 ,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个性得不到张扬 ,学生便成了套中人 ,亦即“千人一面”。因此 ,我们要注重评语中的人文内涵 ,这样就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重内容 ,轻形式 ,淡化文体”的精神。1 使学生明理。教师在剖析习作素材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发掘出其中蕴含的理性色彩 ,启迪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如 ,班级里举行了一次扳手劲比赛 ,活动后布置学生习作 ,杨文达同学的《扳手的比赛》 ,生动地再现了活动过程 ,接着在结尾写道 :“我想 ,我在家里一定要多干活 ,也要成为班里的大力士。”我写了这样…  相似文献   
70.
宋建军 《现代语文》2007,(11):36-37
《孔雀东南飞》是产生于建安时期(公元196年—219年)的一首民歌。它长期流传于民间,不断为人增饰,经六朝而写定,后被徐陵编入《玉台新咏》。从它问世以来,一直被人广为传诵,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光辉篇章,是长篇叙事诗的杰出代表。因为时代原因,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欣赏存在一些难以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