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从校企合作的渊源着手,运用比较教育的方法,对比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简要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发挥企业行业组织的作用,来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2.
英语介词很多,每个介词又有很多用法.起着广泛的联系词语的作用.特别是常用介词,能和不同的词语搭配,表示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在媒介化社会,城市形象的感知和评价表现出较强的媒介依赖性。通过对域外(广州区域以外)四家报纸的872篇有关广州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域外媒体对广州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关键议题上,四家报纸呈现的广州,经济活跃、展会发达,政治具有改革探索精神,体育表现突出,但科教、治安以及广州制造形象欠佳。同时,还发现不同性质的报纸对广州的选择和建构方式不同,以《新民晚报》《楚天都市报》为代表的市民类报纸,新闻选择看中趣味性、接近性,报道多用批判视角;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全国发行的官方权威报纸,新闻选择看中重要性、显著性,以正面宣传为主,报道视角更为亲善。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高职新生入学的心理状况调研出发,分析了高职生的心理特点,探索了其心理调适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心理修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5.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与方法,教师应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加强生命科学的教育,通过生物教学了解生命的形成,从而学会尊重生命;通过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献身科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解析,分析了文献检索课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了文献检索课应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平台,提出了文献检索课为适应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张丽平 《传媒》2018,(2):32-33
2012年以来,我国报纸广告降幅不断创下新低,2016年更是出现报纸"休刊潮",2017年1月1日,一批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京华时报》《东方早报》等纷纷停刊,《中国青年报》也宣布周六、周日将不再出版纸质报纸.有部分报人认为,如今报社一年的利润还不够支付一线城市的一套房款,满是悲情和无奈.创新变革已成为报纸生存的唯一希望,面对广告下滑,报纸广告的创意变革成为目前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8.
春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仪式,《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将观众观看晚会的“行为聚集”深化成了内在的“精神勾连”。用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充分诠释了“生活是美的”命题,展现了节庆之美、民俗之美、生活之美,更是传递出巴蜀文化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传承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79.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80.
张丽平 《大众科技》2009,(2):213-214
今天的工业文明所引发和包含的危机,使得它作为一个文明体系已经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兴起并能最终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