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林业税费还存在种类繁多、比重大,税费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林业的发展。为此,应继续执行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规范,逐步取消农特产税和各种不合理收费,完善林业税费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着眼于软件技术和软件开发过程本身,软件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工程人员的个人素质.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软件工程领域可帮助缺乏经验的工程人员更有效地预测和管理项目进度,在不影响软件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最终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成功的基础。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智力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倡导快乐学习、趣味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树立新观念,运用新手段,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开放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动力,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那么  相似文献   
104.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两张或几张桌子合在一起,有讨论的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了。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基本合作技能,甚至小组成员间会出现冲突。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相互清晰正确地交流,当发生不同意见时,也不能发挥出众人的优势协商解决。这样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走形式,学生很难得到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05.
猫眼幽灵     
我家住在农村,一到晚上,到处漆黑漆黑的。这天晚上,我和妈妈赶夜路从亲戚家回来,在路上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发现路旁有两个幽蓝幽蓝的小圆点,随着我们  相似文献   
106.
张晓静 《生活教育》2013,(12):23-25,20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地区学校教育优质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探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跨越时代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其“教学做合一”思想在今天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张晓静 《新闻窗》2009,(4):90-91
要了解态度劝服理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劝服。美国著名劝服学教授Richard Perloff在他的名著《The Dvnamics of Persuasion》一书中作出定义:“劝服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在此活动或过程中,传播者通过信息的传递,力图诱导有一定自由程度的他人和群体在信念上、态度上和行为上发生改变”。劝服的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面陈述劝服内容和理由,这种劝服的技巧性主要表现在逻辑构思、遣词造句等言语表达方面,即系统地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激起个体的积极反应;二是侧面提供线索以激起个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8.
舞蹈是利用舞姿、舞律、舞情来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是幼儿进行形象思维,提高感性认识的有力支柱。舞蹈的教育形式融汇于幼儿园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是推进各种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因此,舞蹈与幼儿园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9.
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各种媒体的不断兴起和繁荣,受众选择面明显地拓宽了,眼界也不断地开阔,其需要也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受众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要想满足正在发生变化的受众的审美需求,首先必须对其产生原因即审美文化心理作出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