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张洪鸣 《科学课》2014,(5):106-106
几位优秀科学教师围绕“空气”来同课异构,不拘一格地教。在我眼里,这是一次怎样的展示呢? 首先令我钦佩的是曾宝俊老师。他是一位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一次他执教的《蜡烛的燃烧和空气的体积》一课,是他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他从我们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常常熟视无睹的一个“细节”——蜡烛在水杯中燃烧熄灭之后水面上升不在五分之一的位置上人手,为我们演绎了一节精彩的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启发我们感悟科学课堂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根据小学自然课教学目的,剪辑或拍摄一些录像片断,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把握事物的特征,认识它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实践证明,教学录像是一种更灵活、更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录像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23.
孩子们学科学就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正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干预下,以教材为蓝本,在0分钟内跨越科学的进程,在经历中接受前人科学成的同时,学到探索科学的本领。而经历式的搞科教学活动全凭我们组织孩子们有效的想与做实现。想即思考,是源于实践中的认识,是搞科学学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24.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从学科名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1年,自然常识;1982年至2000年,自然;2001年至至今,科学。从学科开设年级可以分成四个阶段:1978  相似文献   
25.
张洪鸣老师1991年受到国家教委表彰,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经十年探索形成的“四动”启发式小学自然教学法已比较成熟,具有推广运用价值。本刊今年第4期《小学自然〈热胀冷缩〉课堂教学记实和评析》可以看作是它的一个典型实例。我们推荐本文是为了推动更多的自然教师学习运用这种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全省小学自然教学质量。认真阅读本文,读者还不难发现:张洪鸣老师以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己任,这是他积极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动力。他改革小学自然教学方法的思考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大纲过程中引发的。他成功地选定“‘四动’启发式小学自然教学法”作为自己探索的课题,与平时勤备好学,虚心求教,注意吸收新知识,借鉴他人成熟经验是分不开的。他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又锲而不舍、长期努力是他取得成果的关键。张洪鸣的教育实践活动再次证明,教育工作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只要肯努力,只要善于探索,就会有所创造,就会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6.
姚伟峰 《科学课》2009,(9):18-22
《碘酒与淀粉》是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1988年9月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自然优秀课观摩会借班上的研究课,可以说是章鼎儿老师长期自然教学探索的一次“亮剑”,是代表当时全国小学自然改革方向的一课。《小学自然教学》(本刊前身)1989年第5期不仅刊出课堂实录,而且还刊登了著名特级教师刘宗起、路培琦的评析文章《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这一课深深地影响着全国的自然教师。而今,青年教师姚伟峰在章老师的经典课例的引领下,依托教科版《科学》教材的有关内容,深入领会和整合教材,试图不作简单的重复,再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27.
故事富有情节,形象、生动有趣。因而,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自然课的兴趣。同时,还可帮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事物的特征,认识它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下面就自然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运用故事谈几点浅见。 1.选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故事。如探究水的浮力时(第三册),在已经初步认识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水的浮力作用基础上,讲一个“和尚捞铁牛”故事,让孩子  相似文献   
28.
因果联系是事物间的一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中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既是比较明确,又是复杂而多样的。在自然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孩子们探究大自然的这一普遍存在的秘密,从而使其爱上大自 然,“迷”上大自然。  相似文献   
29.
观察是儿童认识自然的开始。在自然教学中注重交给学生观察的钥匙,使他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掌握观察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手段。现以教学为例谈谈五把钥匙。  相似文献   
30.
自然课如何进行科学启蒙?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质?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回答,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值得一读。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各科教师首先要吃透大纲、掌握教材,更要着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改革,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这便是我们向广大读者而不只是自然教师推荐此文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