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爱心的文化内涵   爱心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种信念和信仰,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美德.首先,爱心是一种对于人间万事万物的一种豁达的理解,是一种宗教的信仰和虔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它是一种能容人的情怀,肯于助人的善良和淡泊功利的宁静.   ……  相似文献   
6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及至第二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开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政策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从二元对立向二元融合的转变:一是评估理念与评估实践从分离割裂走向和合相应,二是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从水火不容走向互济共生,三是评估内容与评估形式从对立冲突走向并行不悖,四是评估目的与评估手段从相互排斥走向辩证统一,五是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从顾此失彼走向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3.
县级科技馆对于促进最基层、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规模宏大、门类丰富、产品科幻的大中型科技馆建设模式,县级科技馆必须树立务实理念,既力求全面,更立足基本,既注重共性,更培育个性,既坚持常态,更抢抓热点,既立足城区,更辐射乡村,既发扬传统,更跟进时代,既挖掘内力,更借助外力,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65.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履行自己应尽之义务。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为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文化繁荣提供服务,需要坚持追求真理的研究取向,探索开放多元的研究方法,强化服务实践的研究内容,弘扬批判现实的研究精神,着眼学科建设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66.
67.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生活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其价值取向立足于生活的实践性,放眼于生活的过程性.致力于生活的目的性,在教育改革中保持着长久生命力。重温杜威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各种“意外”的变化。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可能因此搅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偶发事件带来意外生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关系着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效。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它可以反映出老师应变艺术的水准。  相似文献   
69.
依托开放实验室,从加强实验预习、分组分批实验、改变授课方式、增加讲评研讨课等四个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新模式,达到了发挥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与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导致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与发展:教育模式从全盘苏化走向自主创新;教育思想从禁锢封闭走向动态开放;教育观念从知识为本走向育人为本;教育对象从培养精英走向服务大众;教育功能从政治为纲走向面向社会;教育目的从道德至上走向二元融合;教育内容从专业教育走向通识教育;教育方式从单调情景走向人机对话;教育管理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融合;教育地位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