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闻与漫画     
方成 《当代传播》2005,(4):105-105
我们几个年纪大的漫画作者很怀念范长江同志。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他最了解漫画,重视漫画在报纸上的重要宣传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在北京《新民报》任美术编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长江同志立即召集来漫画家,介绍战争情况和战场上的形势,约大家作漫画,以动员群众参加战斗,长我方志气,灭敌方威风。那时候,老漫画家华君武在人民日报社任美术组领导,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丁聪、张仃、钟灵等都积极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2.
93.
幽默例解     
讲起什么是幽默,总要提到幽默的特性,最明显的就是逗笑。这是千年来研究幽默的学者艺术家们都承认的。还有一种特性,也是他们不反对的,就是幽默都出自人的智慧。可见幽默逗笑都不是偶然间、无意中造成的。从这一点来说,就和滑稽的逗笑不同。两者间的区别,就在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94.
说幽默     
方成 《历史学习》2006,(2):15-15
幽默是语言文化高度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一种文明的语言方式,是很值得研究的。从书报上可见论及幽默的文章,总会想及幽默的社会作用、谈到幽默、教育和政治等等。从生活经验可知,一般人喜欢幽默的多。例如,美国  相似文献   
95.
过堂     
第一幕布景教条衙门大堂,墙上贴满各色标语。大堂中间一张长案,案上堆着厚的、薄的、新的、旧的、平装的、精装的书。人物老爷尤其固赵四———相声艺人张大———漫画家开幕时,老爷坐高堂,衙役站两旁,赵四跪左面,张大伏右厢。衙役(喝堂)哦———尤(向赵)说相声的赵四就是你吗?赵是,大人。尤《买猴儿》《夜行记》可都是你说的?赵是,大人。尤你可知罪?赵小民一贯守法……尤(把惊堂木一拍)呔!胆大的赵四,在本官面前还敢狡赖!赵求大人恩典,小民实在没有罪。尤我来问你,人民可是敌人吗?赵不是,大人。尤如此说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你是怎样…  相似文献   
96.
你也知道,处在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最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是不?可我爸爸妈妈老是不配合我,总开“第X次世界大战”。前几天,我妈妈又因为爸爸下班后没按时回家而发起“武装冲突”,还摔了东西。我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战争升级了。于是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把我的主意告诉了我姐姐。我姐姐和我是孪生,她比我大20分钟。虽然我们俩老是闹不和,但到了“非常时期”还是一条心的。我姐姐学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声音绝对像,简直就是我们老师的克隆版。我把我的想法跟姐姐一说,她立刻就同意了,还直说“英雄所见略同”,其实她想也…  相似文献   
97.
近两年里,我在研究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艺术。相声这种滑稽幽默的艺术形式,只能产生在有5000年文明史,文化、语言高度发展的中国。因过去相声出于市井,是贫苦人的一种谋生手段。他们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条件,多不识字或所识不多,技艺靠老师口授,所以表演的内容和技法,精糟混杂,格调多偏低。新中国成立后,经以侯宝林为首的相声艺人们整理之后,面目一新。尤其是侯宝林整理改革成绩出众。过去人们把相声称为“玩艺儿”,属于一种杂耍。经侯宝林整理之后,许多传统相声段子从格调不高的滑稽变成高级幽默艺术品。今举一例看侯宝林的艺术技术法。传统相声…  相似文献   
98.
从语言上看幽默的产生、演变与发展最清楚了.婴儿出生是不会说话的.他学习语言开始第一课是"妈妈".这可说是世界语,中国和许多外国都一样,是母亲教的.第二课是"奶奶",或别的两个"音",是吃奶的意思,然后是"嘘嘘"之类表明撒尿的意思.以后课程多了,会说:"我饿了"、"我要撒尿"、"要拉屎"、"我还要"……都直言无隐,想什么就说什么.  相似文献   
99.
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学科交叉培养本科创新人才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基本共识。而如何跳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针对专业间的学科交叉构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大学科平台上实施“双向能动式”教学法,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建立跨学科、跨专业本科生创新团队,探索跨学科教育模式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0.
葛安茹  唐方成 《科研管理》2021,41(12):112-120
伴随企业组织间的跨界融合创新,大量新物种不断涌现并快速崛起,如移动视频直播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已成为人们消化碎片化时间的重要娱乐方式,发展速度令人瞠目。本文旨在研究移动视频直播作为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市场、消费者广泛接受的过程中如何获得合法性,并探究其合法化过程与新物种的涌现机理。通过对花椒直播进行纵向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新物种涌现的过程是一个合法化过程,新物种涌现阶段不同,其合法性获得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据此,本文针对新物种涌现的合法化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