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者曾对中央级与地方性党的机关报(以下简称“党报”)议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然而,对于党的机关报与晚报议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迄今为止,我们仍然知之甚少。为此,本文拟对党报与晚报议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2.
行为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行为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的影响 ,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过去研究的结论尚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采取实证研究方法 ,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论是 :行为变量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并非总是显著的。它们在一种情况下可能显正效应 ,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会显负效应 ,因而其对议程设置影响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63.
我国的党报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有着比其他报纸更大的发挥空间。然而,重大事件与个别受众的生活、工作等私人活动又存在不一致之处。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近期报道议程设置艺术的评析,对党报内容改革的有效方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4.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论背景 克林格(Kerlinger,1986)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运用人口统计学变量可以评估社会现状及其变化,检测政府政绩,反映个人的状况,以便明察秋毫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5.
智媒时代传播学者的核心研究问题聚焦于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信息茧房”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却在中西方研究中呈现出显著的取向差异。通过对“信息茧房”议题的范式解构,从研究方法、研究核心、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中西方研究对比,总结中国“信息茧房”研究的范式特点,将之与传统的西方传播学范式比较,发现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和合范式”,即宏观—功能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和人文—技术主义三种本土化范式和合共生而成一种新的范式。最后,指出了“和合范式”的整合思维、以人为本与批判基因三大特点在智媒时代的热点话题计算科学、新新媒介与平台霸权的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发展策略,概括了各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几点建议,即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投融资主体;完善影视投资市场化体系建设;加大中、小制作公司的扶持力度;拓宽海外市场,提高本国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7.
涵化理论起因是对电视的研究,诞生后约50年时间里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初步分析了网络社区与搜索引擎的涵化效果,提出了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人际性、个性化,使得网络更容易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社会环境的符号环境,搜索引擎则变本加厉的创造出"营造环境",使受众自我涵化。这些负面的涵化效果可能会涵化出与主流社会不兼容的群体,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8.
本文将日本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新闻学研究的初创时期、新闻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大众传播研究时期和社会信息学研究时期 ,然后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成果以及研究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和点评。作者认为 :日本新闻与传播学术研究四个时期的更替 ,顺应了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 ,上述四个时期后者依次取代前者 ,是日本新闻传播研究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69.
一、网络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 正如前两份报告(详见本刊今年第7、8期)所述,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大众媒介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受众的变化──特别是网络受众对传统媒介的“疏离”。 不过,这种“疏离”毕竟刚刚开始,不宜夸大,而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估。如表1所示,就上海各主要媒介接触状况而言,“网民”与“非网民”之间,尚未发现明显的差别,但有一些不大的差别,如“网民”接触《文汇报》、“东视”的比例较高,这是该群体年龄偏低而学历偏高等特点所致。换句话说,上海市民总的来说在很大…  相似文献   
70.
现今的日本新闻事业管理体制是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形成的,是一种以自由化 为核心的国家法制与新闻界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类同于美国,同时又有日本自身的特点。 日本现今没有制定专门的新闻法,类似于新闻法的一些条款主要分散在《宪法》。《民法》和《刑法》等法规中。因此,所谓的日本新闻法,其实就是由《宪法》、《民法》和《刑法》等法规中的有关条款拼凑而成,其特点也就由这些具体的法规所确定,因此,日本整个法制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日本新闻法的特点。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1875年曾颁布《报纸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