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实施十多年来,对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我国消费者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社会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大量存在消费者没有完全享有其应该享有的权利的现象。消费者权益屡屡受损除国家保护力度不够、经营者不自律等原因外,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的淡然也给消费侵权行为可乘之机,因此,唤起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根本改善消费者的处境仍然是消费者维权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2.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西部开发的日益深入。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历史地分析了环境问题的由来。以全新的视角和翔实的材料全面地探讨和解读西部在发展经济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原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潮流,在中国"文革"结束后的历史转折时代,为文学的"解放"注入了活力,开启了一种新的启蒙。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表现技法,充分发挥了汉语言的魅力,使诗的艺术技巧得到更完善的发挥。作为一种思想启蒙,朦胧诗雄辩、诘问、宣告的浪漫模式,展示了它不可复制的形而上意义:以怀疑求证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反思张扬时代的英雄主义;以意象成就审美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24.
为适应体育与健康基础课程改革,培养新形势下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等方法,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制度等方面着手,对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进行了微格教学的教改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运用微格教学,对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成效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5.
中秋读月     
今年中秋 ,我公出在外 ,第一次尝到了“人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入夜 ,独自一人坐在房间外的阳台上。中秋的夜空 ,清碧得如同一片大海 ,一轮皓月爬上树梢 ,穿过鳞次栉比的混凝土森林 ,定格在天幕上 ,无遮无掩 ,把如水的银辉洒向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城市。没有月饼 ,也没有亲朋好友 ,借着一杯清茶 ,我在孤寂中静静地观赏着中秋月亮的些微变化。当我定睛直视天空时 ,我看到那轮圆圆的月亮静止不动了 ,它显得那么亘古 ,似乎离我很远很远 ,遥不可及 ;当回过神来 ,呷一口茶后再举目天空时 ,我发现那圆圆的月亮如车轮滚动 ,一步步…  相似文献   
26.
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写的是一块外表极丑且无世俗实用价值的陨石 ,被认定为丑石。后来由于一位天文学家的发现与介绍 ,人们才知道这块看似极丑的石头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是一块美石。这篇散文的教学 ,其难点当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的深刻哲理。“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引自我国清代文学家刘熙载的《艺概·书概》 :“怪石以丑为美 ,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 ,丘壑未易尽言。”刘氏旨在言其怪石外在的皴裂、凸凹梭角分明透眼 ,却能体现出丑石另一种奇美 ,不寻常的审美价值。美与丑 ,是…  相似文献   
27.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28.
纵观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继《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之后,东汉末年,在诗歌的历史河流中,出现了《古诗十九首》。它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抒发了那个时代的人民在黑暗现实中心灵的愤怒与悲伤,在叙述生活的牢骚与不平的  相似文献   
2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型接受观从其特质上来讲,它深刻地反映了接受活动在接受关系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的统一,在接受内容上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接受反映上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在接受结果上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在接受过程上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