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化C波段100W大功率收发组件的设计.通过分析整机的技术条件,选取合适的电路结构,并借助微波CAD电路分析软件,实现了大功率小型化的微波收发细件的电路功能,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2.
实现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将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通过合格学校建设,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化发展.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南京市将用近两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教育装备均衡化发展.本单位是参与创建的主要机构之一,通过参与两年的创建实践,发现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中小学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很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我们调研结果,结合对教育技术装备均衡发展的理解,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3.
神话(神奇故事)的起源往往与远古的宗教事件或者神圣事件有关,在"女娲补天"故事里,无论是娲,还是五色石,还是淫水,均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的生育,而生育又与人类的婚姻密切相连。"女娲补天"其实就是"女娲治水",而"女娲治水"就是治理当时人类的婚姻状态——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制转为一夫一妻制。这个神话曲折地记载了发生在远古时代的这一神圣事件。  相似文献   
34.
"野合而生孔子"之"野",既非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更非"不合礼仪"之义.而是古代,处于野外丘陵之中,祭祀地母的节日--社祭之地周围的丛林.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二维调和方程第一边值问题为例,探讨了Monte Carlo有限差分法和Monte Carlo有限元法的概率实质,将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的数值解表示成了统一的随机表达式,显示了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共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36.
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电子白板大量进入课堂,其应用于各科课堂教学已经有许多经典实例。本文结合体育理论教学的特点,将电子白板用于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进行实践,探讨电子白板对体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7.
在新时期课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课改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因此,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所倡导的和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样也是每位小学数学老师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以下浅析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38.
杨文胜 《垂钓》2013,(11):10-10
7月23日晚,陈予新像往常一样,端坐在贾太湖那碧波荡漾的水边,眼睛也如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盯着浮标,生怕再有一点点的疏忽。刚才的那一幕,依然让他处于激动、懊恼和后悔中。一条大鱼刚刚和自己失之交臂,断线跑鱼的遗憾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9.
一、打破封闭的功能,冲击数学独奏曲 新课标要求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同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变奏曲,正是这样,踏着课标的节拍,富有人情味地向我们走来.打破数学、语文壁垒分明的界限,打破数学与生活人为的割裂,打破数学与人的发展单一的线性联系,吸收了众多学科养料的数学,将会变得丰满起来.语文的情感,艺术的美感、动感,与数学本身的理性有机整合,将给数学注入了源源活水,使她不再冷艳而从此生机勃勃起来.这种对数学原有功能的冲击,对现有功能的适当整合,带给我们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对学生发展的人性关怀,是数学学科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巨大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40.
“减法的运算性质”是小学阶段运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衡量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教学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提出猜想—举例验证—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以强化首次感知,使学生深度理解并运用自如,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