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984篇
科学研究   45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城市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国家政府及各级水利部门都适时加强了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探索,并且将其积极应用于实际工作,对于工艺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只有经过科学、系统的处理,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晁巧玲 《教师》2011,(8):60-60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授课时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心中有数,不至于有所害怕,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33.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真正能够开足全部实验的学校寥寥无几.信息技术的大量介入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两者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非生态”的现象.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应善于捕捉“整合点”,巧用信息技术的观点,以期实现两者的生态化整合,提升整合的有效性,实现生态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4.
汉语言文字蕴含着中华文化丰厚的内涵,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我们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训练,对每个年级识字、写字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如何来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帮这些学生画出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呢?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就档案界利用档案文化资源进行移动信息服务研究较少的现状,在结合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主要从移动信息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单行车。独自离开。我是个迷失的人。在每一个路口,我不明白,我一直面临的,是我的单程旅行。我拥有的也仅是一辆单行车。  相似文献   
38.
陈湘柳 《文教资料》2006,(34):97-98
把握英语科研论文的结构和了解其主要类型是学习英语科研论文写作的基础。一篇英语科研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正文、结尾。开头部分包括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文献综述、科研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结尾部分包括引用书目或参考文献、附录。科研论文主要有五种类型:介绍性论文、比较性论文、分析性论文、评论性论文和争论性论文。  相似文献   
39.
互联网具有传统多媒体的特性,又具有强大的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因它的匿名性、隐形性等特点又不同于现实中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正是这种不同,使具有不同人格倾向的使用者在选择自己需要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其人格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人格与互联网”研究中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一,人格倾向对选择互联网服务的作用;其二,互联网对个体人格倾向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