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59篇
教育   58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幼儿教师的职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然而,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幼儿教师身份不明确、职称不独立、编制设置停滞、工资待遇差、同工不同酬等现象,造成了幼儿教师心态浮躁、工作倦怠、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12.
“我们一家在江苏常熟生活了20年,孩子正念高二,临近高考了,可户口还在老家浙江仙居,该怎么办?”网友“过眼云烟”在“两会”QQ群里说,“请帮我问问代表、委员们,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老家高考吗?”(《扬子晚报》3月11日)“过眼云烟”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困扰着无数学子和家长。  相似文献   
613.
与过去的绝对评价相比,这份新的绩效排行榜。或许更注重投入产出效率,但从教育的视角看,则会督促高校“快出成果”“早出成果”。  相似文献   
614.
从高校学期制改革看我国教改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结束的2009-2010年秋季学期,是中山大学实施三学期制改革的首个学期。今年9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将启动四学期制改革。作为广东省首个试水学期制改革的高校,中山大学目前已经调整了各种相关制度。但《羊城晚报》记者近期调查采访发现,不少学生认为三学期制带来了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615.
为推进高考公平,缩小各省的高考录取率差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协作计划”和 “跨省生源调出计划”。但今年“跨省生源调出计划”公布后,却在江苏、湖北等地引发风波。本文分析 了这一风波的成因,并指出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是扩大高考公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16.
为缓解社会的择校热,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其中,“多校划片”是 重要措施之一。推行“多校划片”,提高了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率,但是,这对缓解择校热的具体效 用究竟如何?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指出评价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成效应引入第三方评价,同时, 学区房价格可以作为评价各地义务教育均衡情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17.
从2016 年新学年开始,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举措,“等第制”评价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等第制”评价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要让“等第制”评价在中小学得到推广,需深入推进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打破“唯分数论”升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18.
2015 年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时隔一年,我国的学术环境如何?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学术评价改革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学术评价改革存在严重悖论,这让学术评价改革的共识很难付诸实践,并建议我国应推进学术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以突破行政、利益因素对改革的阻力。  相似文献   
619.
最近,学术出版商斯普林格宣布中国学者的107 篇论文被撤,究竟谁该对此负责,众说纷纭。本文对舆论存在的各种责任认定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同行评审造假,就是学术不端,对于学术不端的后果,学者必须承担,所有被撤论文作者所在机构应当启动严肃的学术调查。这是纯净我国学术环境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深入推进学术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20.
近年来,针对教育改革,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教育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缩影,这给教育改革带来困惑。本文分析了这种观念产生的根源,并指出,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执行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教育改革应率先启动,以教育之进步推动社会进步,全社会应对教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