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作品,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科学、先进、实用、效益、环保"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科学创新、技术先进、能源低耗、污染低排、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本项目科学创新、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增进效益,充分利用技术成熟和先进经验的条件,实现降低投资成本,增进经济效益的目标,目前已实现了市场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绿汁办事处小学是易门县边远山区集镇小学。就该镇情况看,它是教学条件稍好的一级完小。就目前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经费紧张,儿多母苦 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增加,但由于分级管理,各方集资,加之点多面广,而镇财政收入仅能维持职工生活等等。群众集资困难(就九二年中心小学建盖的教学楼,绿汁办事处十一个自然村村民集资2万元现仍未兑现)。 紧张的经费,导致了住房的拥挤与紧张,是导致教学手段老化和教学条件不直观的条件之一。 二、教研跟不上 由于经费紧张,广大教师没有出去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另外,加之本镇山高箐深,相隔路途稍远,集中不便,怕影响教学进度等等,导致该办事处一学期没开展过一次教研活动。这也是教研落后的原因。常言道:“一塘水,淌不进去出不来,就成了死水。” 三、教师缺乏凝聚力、向心力 没有“校荣我荣,校辱我辱”的思想。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教学,抓质量(这都是广大教师的想法),从某种程度讲,教师怕极了平凡的调动,而屈服于某些领导的某些高压政策。由此而来,领导与群众的关系看似亲近,实则疏远,表面好话,背后牢骚满腹等。真是“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指导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渊源和模式架构 ,为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构建新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化学实验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浙江林学院理学院化学系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对基础操作能力的掌握,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更快的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同时通过建立一套合理、新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国人民主法治意识的日渐增强,对于政府机关新闻发言人来说,媒介素养已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采取差异的教学对策、教学内容,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这里结合生物教学,向大家介绍我们实施差异教学时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主题式”课例研究,就是以当前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主题,开展的专题性的课例研究活动。主题式课例研究是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以研究问题为主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问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促进问题研究。研究了问题即研究了教学,研究了教学即研究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教育教学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观念养成,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就业教育与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相协同适应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河北省发展现状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部分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就业情况,了解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化,从而通过就业教育的模式来推动彼此间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