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成才首先是要有理想,在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总目标下,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找一位自己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作为竞争对手,高标准、严要求,把具体行动落实到每个阶段上来;其次是勤奋,即使天赋雄厚,勤奋也必不可少,登上事业的高峰,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再次是毅力,敢于在一个方向上不怕困难,长期坚持,锲而不舍;第四是方法,认识、借鉴卓越科学家成功的经验,探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与工作的方法;最后是机遇,在勤奋而又有准备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充分利用机遇,对成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王梓坤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 ,历任南开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他不仅在数学研究中取得了彻底解决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在国内最早研究随机泛函分析并得到广义函数空间中随机元的一些极限定理、创造多种统计预报方法及随机模拟的数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成就 ,而且出版数学专著 9种 ,其中科普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影响广泛。本文是王梓坤院士关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力作 ,特推荐给军校教员和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教育之火     
关于教育的讨论 ,可谓多矣。如果把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收集起来 ,足可装备一个大型图书馆。这些 ,无疑是非常重要而且有益的。近来偶观京剧《群英会》 ,周瑜问孔明破曹之策 ,请各自在手心写出 ,结果都是一个“火”字。真是要言不烦 ,烦言不要。那么 ,教育事业的那个“火”字该是什么呢?我想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写出 :“财才” ,即“钱财”与“人才”是也。“财”、“才”相辅相成。人才可创造财富 ,财富可吸引人才。工作做得好 ,二者成良性循环 ;反之 ,乏财则缺才 ,缺才更乏财 ,可不慎哉!二者都极重要 ,至于何者为先 ,这里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十三大开过,《江西教育科研》杂志拟组织笔谈,讨论教育改革如何引向深入,来函约我参加适在病中,不能用脑,对紫阳同志的报告未能深入钻研,以下有关教育改革的意见是非常肤浅的。看了这个报告,有一种豁然开朗,信心百倍的感觉。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  相似文献   
15.
综述生灭过程中的构造以及此类过程的积分型泛函的分布.当过程中断时,构造出全部过程,证明全体生灭过程与全体特征数列间存在一一对应.研究依赖于过程的轨道的积分型泛函,给出这种泛函分布的Laplace变换的递推关系,特别,对停留时求出其分布函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三题     
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总抄得起。我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典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实在爱得狠了,竟一口气抄了两份。人们但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末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  相似文献   
17.
苏步青先生对国家、对数学科学、对数学教育的卓越贡献,他的高尚的品格,使我们非常钦佩、敬仰.苏步青先生仙逝,无疑对我们国家、特别对我国教育事业、对数学科学、对《数学教育学报》(以下简称《学报》)都是巨大的损失.我们深感悲痛,深切怀念.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苏老以一百零一岁的高龄而含笑天庭.在悲伤之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苏老对《学报》的关怀与帮助.一九八七到一九九一年《学报》筹办期间,申请期刊号非常困难.当时我们和张奠宙先生商议,求助于苏老.他欣然应允,还答应亲自找当时国家科委负责人谈话.当我们将申请期刊号材料寄给他时,他…  相似文献   
18.
19.
一、研究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任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  相似文献   
20.
学习,要善于找到老师或领路人. 学海浩茫,有人领路就快得多.无师自通者虽有,但确实很少.名师固然可以出高徒,非名师者,只要有一技之长,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处处都有老师,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到他.大树所以成材,是由于它的根和叶伸向四方,广泛吸取水分、养料和阳光.高尔基出身极为贫寒,却成了世界文豪,他说是多亏了四位老师的指教.能在各种场合找到自己的老师,而不管他们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如何,正是高尔基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