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正>现代武器装备的质量和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应由其战术技术性能、可靠性与维修性综合决定,仅仅用单个或几个战术技术性能指标的高低来评价无人机系统的优劣已成为历史,这就必然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系统效能,即应该用一个能概括诸多技术指标和可靠性、维修性指标在内的综合数学模型及其度量(系统效能指标),才能对无人机系统的质量及其完成任务的能力做出全面、正确的评定。  相似文献   
52.
伴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中专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渐渐开始得到重视,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工作不同,中专教育主要是针对职业开展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就业型人才,在各类型的中专教育学校中,注重体育教学成为了中专教育工作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在开闸体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秉承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中专生也能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3.
<正>"人格"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格就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的反应系统。我们通常说的人格主要是指人的  相似文献   
54.
王腾 《新闻世界》2011,(10):63-64
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和社会监督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报道是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博"斗·合作·融合-浅谈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腾 《新闻世界》2011,(9):151-152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其在引导公众事件中的优势日渐凸显,影响力得到迅速提高,由微博引发的媒体格局变革正在发生。微博的发展壮大究竟对传统媒体造成哪些冲击?在新的传媒格局之下,微博与传统媒体最有可能走向何种关系?笔者认为,微博不会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而两者关系仍在“博”斗、合作、融合三种轨迹中徘徊,并且合作和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在应对微博带来的挑战上,传统媒体反应迅速,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微博工具化”也使微博与传统媒体走向“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56.
在教学活动中无论多么高明的教都不能替代学生的学。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有其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认识和理解高校德育目标建构依据的基础上,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还必须参照国内学者在高校德育目标方面的研究成果,遵循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原则,对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规定的高校德育目标进行修正、补充、发展与创新,才能够保证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高校德育目标的新建构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目标体系,它具有自身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8.
法的功能是法对人们的行为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协调功能。这种协调功能决定了经济法的地位,即(1)相对于其他实体法律部门而言,经济法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边缘性学科。(2)相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经济法可以协调传统实体法律部门调整社会关系各领域所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59.
国家"附魅"与"祛魅"的辨证转换揭示了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历史形上根据.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本性,部分官员作为政治和法律伦理关系的主体利用其所掌控的权力资源而处于一种"道德迷惘"的"去德性化状态".官员的"公仆性"与"服务性"人伦角色定位被"倒置"了.只有坚持人民在政治与法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利益为善恶评价标准,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政治与法律规范结构.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可能性路径只能是伦理主体间应遵循对话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伦理对话原则彻底地贯彻到权力运作的每个层面.  相似文献   
60.
2010年10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档案界"专家组在天津师范大学的讨论会,当面聆听了《档案管理》杂志社专家及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们的发言,获益匪浅。尤其是文章创作方面,感受颇多。1关于文章创作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