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前一般关于大、中、小学德育不衔接问题之解决方法的研究,较多的是属于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解决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我们对德育衔接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是比较逊色的,还没有从方法论角度对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根本理论依据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德育衔接科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及它所要涉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还没有从总体上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试圈从三个方面,就解决大、中、小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篮球比赛临场技术统计微机应用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为满足我国篮球联赛的需要,研制了篮球比赛临场技术统计微机应用系统(JSLQTJ-V3.0)。该系统在 Excel 的基础上运用 VBA 进行 2次开发,理念新颖,技术成熟,其设计思想、结构、功能、特点,对体育竞赛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个体性、交互性、多样性,计算和模拟功能强、存储客量大、人工智能化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化学工程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界面友好,形式新颖、活泼,画面逼真、动态,强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4.
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如何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是体育系统内部长期为之努力,但又始终受之困扰的问题。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层次、内容和质量上产生质的飞跃,并呈现多元化发展和向教育系统回归的趋势。依托普通院校实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符合事物螺旋发展规律,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竞技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5.
我国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和实验,分析了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应顺应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机构多元化的潮流,重新明确以基础教育为中心的基本定位,为优秀运动员基本素质的均衡发展服务;高等教育部分则应因地制宜,有的可将其职能还给普通高校,有的应联合办学,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6.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研究体育系统自办文化教育机构的沿革与现状、研究普通高校介入的程度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旨在为上级领导和有关办学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掌握节奏律动;行腔时讲究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准确,字正腔圆;气息的运用与作品内容相一致。歌唱的艺术表现手法要在科学地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努力,使歌唱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和完美。  相似文献   
38.
司法必须保持独立,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依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舆论可以监督司法,司法应该接受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应以不影响司法独立为界,应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审度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引发若干思考,为正确处理好办学规模与效益、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与就业、大学教育与特殊教育、素质教育与竞技体育等关系,促进运动训练专业办学质量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0.
竞技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佳绩 ,但往往事与愿违 ,“克拉克”现象经常发生 ,导致不少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发挥率不高。重点分析大赛前运动员的训练准备 ,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