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522篇
科学研究   278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齐崇文 《出版科学》2016,24(2):10-14
文化产业是表达的产业,表达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自由的表达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过度的表达又会使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受损。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需要合理、恰当的表达,需要为表达自由划定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表达义务。表达义务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提出应当不侵犯他人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不侵害前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行为要求。表达义务既是表达自由的限制和界限,也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在法律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2.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相似文献   
33.
确立科学合理的核心理念,目前无论对于素质教育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践的推进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然而,由于“素质教育”原初的直观性质及词义本身的含糊,加上众多论者对“应试教育”的内在本质理解的偏差,故而导致对素质教育内含的基本理念理解的错误。对此,本文试图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提出并论证“对人及其生活的关切”乃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其具有包容与整合相关理念的功能,并内在地实现了个人当下生活与个人发展、个人生活与社会需要、教育理念与社会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34.
清末广东革命人士欧榘甲通过著名政论《新广东》一文,试图统一广东的内部族群,既表达了追求广东独立的地方主义思想,同时又把民族国家的建设要求置于眉睫之前。他的思想经历了地方"民族主义"的胎动和消解。对此政论深入研究,可以对清末南方地区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的复杂思想做一管之窥。  相似文献   
35.
县城高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过:“今天教育内容的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为了贯彻新课标,研究解决农村孩子学英语难的问题,我们运用Oxford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表,对县城高中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内容涉及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男女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对比及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等。  相似文献   
36.
37.
院里的树们     
院里的树们是有数的几棵,一杨,一桃,还有一枣。三棵,三种,笼统称其树们,觉得这样一来妥帖,也感到这是一种尊重,对树、对树们的尊重。①原来还有一棵的,也是惟一栽在园子里的,花椒树。好像一直小碗口粗,不足丈高,长得忒慢,相貌太丑,稀稀疏疏枝条,密密麻麻布满圪刺。父亲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更新教育理念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9.
40.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