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21.
22.
石蕾 《当代电大》2003,(4):93-96
7 案例分析(案例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法律适用问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案例题难度相对比较大.在回答案例题时,学生应善于把握基本案情,抓住关键事实,理清法律关系,正确运用规则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认真阅读案情介绍,仔细分析案情,在此基础上,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试题中的问题.注意要对自己的观点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3.
石蕾 《当代电大》2004,(4):89-92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国际法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个方面,它要求学习者要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并且还要有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4.
石蕾 《当代电大》2003,(7):94-96
4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试卷中一般占 10分 ,10道题。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 ,不考查对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并且考点可能针对小的细节 ,也可能针对大的原则。1)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执行的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 (   )申请。 A .最高人民法院 B .高级人民法院 C .中级人民法院 D .基层人民法院2 )对特派员取证 ,我国 (   )。 A .允许 B .不允许 C .原则上不允许 D .立法中未作规定3)一个人在国内有住所 ,在国外也有住所 ,其住所的…  相似文献   
25.
石蕾 《当代电大》2004,(10):48-51
国际私法是调整和规范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在我国是舶来品。  相似文献   
26.
同一种乐器,当它用不同的律制演奏同一首乐曲时,给人的主观感觉是不一样的。心理测量就可以通过实验。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其过程是先对三种律制以及律制的应用做扼要的陈述,然后引入心理测量法进行实验,最后结合具体的实验对三种律制的主观偏爱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7.
学科博客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的学科服务为主题,讨论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学科博客开展法医学学科服务的实践,希望对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供一点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28.
科学数据成为科研工作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内外纷纷设立了一大批科学数据中心.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相互隔离,水平高低不同的现象十分明显,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国家数据战略需求的科学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科学数据中心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评价.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学科领域、层次级别、地理空间位置分...  相似文献   
29.
石蕾 《当代电大》2003,(7):92-93
课程与考核国际私法是调整和规范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 ,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 ,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在我国是舶来品。国际私法的核心内容是在国际经济流转和国际民事往来中发生法律冲突时如何选择法律和如何适用法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第 1章至第 4章 ,其内容主要为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国际私法的范围和定义、国际私法的渊源、国际私法的发展史、冲突规范、冲突规范适用中的几种制度。第二部分是国际私法的实务部分 ,体现在…  相似文献   
30.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有研究涉及叶芝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佛教和禅宗的关系,但是叶芝与儒家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清。叶芝的诗作《天青石雕》散发着浓郁的儒家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本文从叶芝自传、文集、书信等入手,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还原,试图说明儒家思想为致力于爱尔兰民族复兴以及西方社会改良的叶芝提供了思路,至少将他的政治理想与艺术追求合而为一。在一定意义上,该诗消解了东方与西方、诗歌与艺术、文学与政治等的对立,实现了统一。同时,该诗与儒家的关系能够为阅读叶芝作品和诗学提供新的视角,为儒家思想提供西方视角下的新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