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毛泽东有好几个名字,“毛泽东”三个字是其正名。从孩提时代到进入长沙一师读书,从地下斗争到新中国诞生,乃至毛泽东逝世的讣告,都是使用这个名字。在党和国家的公文中,国际事务交往中,在毛泽东与别人的信件中,也普遍使用“毛泽东”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六大挑战,以及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突破性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基石,面对突破性创新,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战略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战略风险,从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由于企业在创新动机、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租金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基于突破性创新的技术战略选择机制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报告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增长”到“发展”,是一次观念的革新,更加强调增长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这对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启发。学校发展应定位在内涵发展上,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标准,课程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课程的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样化。根据这些变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蒋国平 《高教论坛》2004,(2):125-127,110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定位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突出特色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改革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对学分制的两种模式、学分制的变革特征和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挑战与选择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对实施学分制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实施学分制与中等职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是近几年中等职校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区从2001年秋季学期起,相继在50所中等职校实施学分制。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学分制对中等职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中等职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立组织机构。学分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制度,没有成熟的实践模式可供借鉴、仿效,要想使它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拧成一股绳。一要成立实施学分制的领导小组,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办公室,进行具体研究和组织实施。二要加大宣传教育,转变观念。要加强宣传,帮助广大学生以及家长…  相似文献   
19.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vitro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of dendritoma formed by mo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s and lymphotactin (Lptn) gene modified dendritic cells (DCs). Method: DCs prepared from mouse bone marrow were genetically modified by lymphotactin adenovirus, and fused with H22 cells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RT-PCR and ELISA were employed to identify lymphotactin expression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 Cell phenotypes and fusion efficiency was detected by FACS.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DC on T cells was detected by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The cytotoxicity activity against H22 cells was assayed by LDH method. Results: Lymphotactin could be efficiently expressed by DCLptn/H22 hybridoma. DCLptn/H22 cells could induce potent T cell proliferation effect and generate strong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reaction against allogenic H22 cells. Conclusion: Lymphotactin genetic modification could enhance the in vitro immune activity of the dendrit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