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120篇
科学研究   25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37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保山宝莲寺《公举乡约碑》极不起眼,但它揭示了史书、教科书所赞誉的清代乾隆四次征缅对永昌百姓的横征暴敛,有力地补充了现有史书、教科书的不足,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同时廓清了保山个别碑刻的重大历史错误,值得我们认真保护。  相似文献   
22.
信号与系统是电气、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改变过去以理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适应新形势下部队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课程组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程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师专生"两课"学习偏好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在师专"两课"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注重教学对象的实际与教学的切入点问题、注重"大课堂"与"小课堂"的结合问题、考试与考试方式的多样化问题。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两课”教师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两课”教师在“两个”转变(即: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做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5.
党的十六大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说明国家将在政策上对教育继续大力支持和投入.  相似文献   
26.
我担任初中三年级班主任,最感头痛的“考试地狱”又直接地迫在眉睫了。已同家长作了充分商量,也尽可能地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反复地核准学生提出的志愿,要一直到考试,考试的当天,一直到发表录取的结果,在学生面前我是不照面的。作为教师的“不安”、“焦躁”和“着急”是无法形容的,做时  相似文献   
27.
好一树樱花     
随着第一缕春风从我面前吹过,春来了。尽管她姗姗来迟,但还是让周围的世界变得姹紫嫣红。  相似文献   
28.
29.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用于科研和教学试验要求,设计了一种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验台。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闭环控制传递函数,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系统仿真,得到系统伯德图、阶跃响应曲线、输入、输出波形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对输出量的位置控制,达到系统精度及稳定性要求,有效解决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实验研究的真空区域问题,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该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教学科研研究。  相似文献   
30.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遵循社会发展模式的一般特征和相关因素,从内源性、自主性、动态性原则出发,科学合理地对待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的优势与难题,从三个维度上选择与设计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即:在发展目标上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明”的国家,在现代化的推进形式上选择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在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变上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发展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