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城市滨水空间的水系网络与城市形态发展的轨迹有诸多联系,而这些联系对于城市未来的空间形态发展极具参考价值。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2.
新闻采访中受众心理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3.
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教师的教学效能评估是学校对任课教师一学期以来教学技能考核的一种方法,它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对本学期该班级的任课教师的各项教学效能进行打分  相似文献   
34.
虚拟仪器在大空间水平管自然对流传热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虚拟仪器在大空间水平圆管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实验中的应用,为更新改造传统仪器设备、提高教学实验水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5.
沪滇架金桥支援结硕果赵治国,吕昆池为了落实全国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教委对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的部署和安排,云南省教委与上海市教育局、云南省屏边等19个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与上海市徐汇区等19个区(县)于1993年11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36.
我省“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以下简称“工程” )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取得显著成绩。到 2000年 10月底,绝大多数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工程”规划指标。原规划 69个贫困县的 787个项目乡中,有 726个项目乡已完成项目建设,占项目乡的 92.25%,原计划三年投入“工程”项目总资金 81607.90万元,实际到位为 89162.20万元,超额 9.26个百分点。其中,乡镇集资部分原规划仅 357.9万元,实际到位 8109.70万元,超规划 22.7倍。新建小学 198所,完成规划数 84所的 235.7%;新建初中 28所,完成规划数 20所的 140%;新建小学校面积 153…  相似文献   
37.
云南民族教育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过程,起点低,基础薄弱,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举步艰辛。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建成一个有云南特色的多元性民族教  相似文献   
38.
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是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具有“育人、创收、服务”的功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然而,一段时期,“围墙经济”“校办产业”取代了勤工俭学原本质朴的含意。令人欣喜的是,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在那些贫困地区,我们的教师仍坚持着他们对勤工俭学的纯朴理解,用双手加汗水,为那些拖衣落食的孩子们构建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粮仓”。坚持不仅能够胜利,还会有勇往直前的力量。几组数字的意义第一组数字:!"!年,全省有!&"'所中小学校(含农职中学)开展…  相似文献   
39.
赵治国 《云南教育》2007,(8X):38-39
一、勘工俭学成为支撑贫困生生活的“半壁江山” “失学”、“辍学”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尽管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各界积极捐助,但毕竟杯水车薪,“失学”、“辍学”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助学之路,让贫困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成果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0.
小学生的作文常犯两种毛病:一、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二、东拉西扯,层次不清。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我结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文章的条理”,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带领学生到昆明织带厂去参观,指导学生编写提纲,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