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观以及课程结构改革的缺陷,本文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对课程结构作整体性理解的课程结构观,认为对课程结构应同时从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微观结构三个层次,以及“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两个方面云把握。以此为基础,文章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了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建筑物外墙常常会发现渗漏水现象,这些渗漏,除对结构和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外,更会严重地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造成外墙面渗漏水的原因很多,正确预防和处理好建筑物外墙的渗漏水是保证外墙施工质量的前提,文章对外墙渗漏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预防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3.
教材“心理化”问题早在杜威那里就被提了出来,课程设计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以人类的学习规律和受教育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本从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出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功能完备性原则、确定学科基本结构原则、不断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  相似文献   
44.
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遵循“意义标准”。印不能满足于“领会知识的客观内涵”,而是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与知识建立起“意义关系”。关注人的“精神的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课程及其设计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5.
分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迫切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分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现已进入“高原期”。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 1)健全中央课程管理机构 ,加强对课程计划和分科标准的审议 ;( 2 )研究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的限度 ,对这种权力施以必要监督和制约 ;( 3)建立系统的课程管理规范 ;( 4 )改革单一、老化的课程管理手段 ;( 5)提高课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6.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个体精神自由是教育及其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承诺,课程知识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生硬压制必须予以清除。知识的“意义性”为人与知识建立超功利的“意义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待知识的“力量化”倾向使知识的学习遵循纯功利的标准,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占有”,从而失去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建立起评判“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意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与人交往的恰当环境。  相似文献   
47.
作为工程现场的监理工程师,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则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专门阐述了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48.
如何处理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这是课程社会学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回顾课程思想史,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直存在分歧。在课程是否要将社会文化作为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上,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社会文化为基本背景,为社会文化的传承服务,但卢梭(Roussear.J.J.)却主张自然主义课程,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牢笼”,使人依天性自然发展.在课程如何反映社会文化的问题上,人们的意见更见分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斗争,“文饰课程”与“实科课程”的激烈对抗,都是这些分歧的反映。这些争论深刻地…  相似文献   
49.
论师专当前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了两个新的教学方案。这次课程改革反映了人们对师范高等专科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的思考。本文拟就师专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课程改革与专业改革的关系问题自方案试行以来,师专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普遍胜过了对专业改革的关注,有的学校甚至只埋头干课程改革,毫不关心专业改革。但师专的课程改革是否可以离开专业改革呢?从理论上看,专业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比课程改革更具前提性的问题。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还是课程内容的更新,都必须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如果…  相似文献   
50.
<正>课程管理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就国外而言,自从20世纪初课程论产生以来,欧美的研究兴趣一直主要集中在课程原理、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问题上,对课程管理问题至今重视不够.日本60年代后有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但他们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学校管理这一层面,不论在全面性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十分不够.在我国,虽然80年代末就有学者注意到课程管理问题,并指出课程管理理论与课程设计理论、课程评价理论一样,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程管理研究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就加强课程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当前应注意的课题以及研究的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