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乌恰以北地区两大冲断系统在地表交接.本文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通过对研究区三条区域地质剖面的结构分析,取得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帕米尔冲断系统的前锋成为一个弧形构造带,与南天山冲断系统形成了交错叠置的关系;南天山冲断带大多形成深层次的冲断褶皱作用;2....  相似文献   
12.
华南加里东运动研究综述及其性质初探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里东运动导致了华南地区诸省泥盆系与前泥盆地层之间构造不整合.为了弄清此次运动的性质,本文首先回顾了加里东运动的相关术语,然后综合分析了华南地区志留系地层的大规模缺失、奥陶纪□志留纪界线附近古地理格局大变化、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信息.作者认为:华南加里东运动的实质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奥陶纪末到志留纪发生的板内碰撞运动,这种碰撞导致的挤压作用使元古代地壳基底发生深熔作用,产生华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质岩石和混合岩,以及变质、变形作用;同时,也是这次板内碰撞作用导致了始于晚奥陶世的华南地壳大规模抬升,从而造成华南大范围内志留系地层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反倾岩质边坡是我国大型水利枢纽、高速公路(铁路)工程、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层状岩质边坡。本文提出了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确定了破坏基准面。以嘎夏帕滑坡作为工程实例,利用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讨论了不同破裂角条件下滑坡的破坏特征。实例分析表明:岩层力学参数对岩层稳定性产生影响,破裂角对岩层岩块的应力影响明显;存在结构面使得边坡更倾向于向结构面方向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华市孝顺、澧浦两镇农业"两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土壤养分单指标含量丰度不一,差异较大,特别是大量元素N、P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尤其N元素缺乏明显;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无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地,建议后期对Cd元素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的土地进一步开展周围环境、农产品等跟踪调查,查明原因;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二等(良好)、三等(中等)为主,极少分布四等(差等)土地;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一等;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一等;今后,建议加强土地保护,科学规划,安全利用好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前人关于江-绍对接带诸暨陈蔡地区的基本地质背景,重新探讨了江-绍对接带陈蔡地区的华夏基底结构,认为陈蔡地区华夏基底具有上下两套基底,根据岩石测年数据重新厘定了上下基底的年龄上下限。  相似文献   
16.
前期普查中发现杭州余杭中泰下铜山多金属矿区产有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脉,并有铅锌矿(化)点分布,可能是以矽卡岩型为主,伴有沉积改造型多金属矿床。矿化与化探异常具有较好吻合性,通过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成矿区内有Pb-Mo-Zn-Sb,W-Cu-Bi,Sb-Bi,Ag四类元素组合。钨、铋、铜和钼异常,体现高温元素的特点,空间分布上与区内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属甲类异常,目前已发现二条矽卡岩型钨、钼、铋矿脉,找矿潜力巨大;铅、锌(钼)异常与板桥山组第六岩性段(白云岩)有关,呈带状北东向展布,铅和锌异常规模大,多处见铅锌矿(化)脉,属于乙类异常,该异常可能反映未出露的矿化体或在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残余富集铁和锰而形成金属元素的次生富集,需进一步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以桐庐阆里村石峦坞矿区DR1地热井为例,通过对DR1地热井周边的区域构造、断裂构造、岩石地层及水文地质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将DR1地热井位置选于区域复向斜构造内,即阆里背斜的东翼,F_3、F_6、F_7断裂形成的三角区内,以富水性好的灰岩与非灰岩交界断层F_3作为耙区断层。经过CSAMT物探测线及后期钻孔工作验证,成功勘探出水温为34.6℃,水量936m~3/d的地热水。满足了构造裂隙型带状热储地热找水需要查明储水空间及富水性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对浙江地区构造裂隙型带状热储地热找水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较为准确地揭示了位于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帕米尔逆掩推覆带是帕米尔与南天山对冲碰撞带,呈东西走向,区内发育三、四排逆冲断层,且逆冲断层出露地表,反映出帕米尔向北逆冲推覆的特征.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由南向北的冲断作用表现为浅层滑脱的薄皮冲断为主,各次级断片成叠瓦状构造样式,其断片南倾的格局是由于来自南天山冲断系统深部双重冲断构造的背景下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海区域位于大陆架范围,基岩面浅且表面通常有淤泥质沉积物覆盖。近海区域的工程物探工作多针对海底地质特征、海底不良地质现象、海底地形、水底沉船等,常采用地震映像、多道反射地震、浅地层剖面、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海洋磁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勘探。在工作过程中,受潮汐、水流速度、浪涌、行船干扰等影响,原始数据的品质可能会严重降低。对于不同的工程任务,需综合比较,采用最适合的物探方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同样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并设置最佳采集参数,确保能获得高信噪比的原始数据。只有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甚至克服外界干扰的影响,采集到高信噪比的数据资料,才能通过后续的处理工作还原真实的海底地质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深层岩石圈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然地震剖面的解释,探索了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塔里木(塔吉克)地块的岩石圈大地构造关系,认为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为南北直接俯冲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之下的双向俯冲模式;在中部帕米尔地区,西昆仑造山带在帕米尔地区形成构造结并仰冲于南天山造山带的前陆冲断带之上.由此形成了两大新生代复活的巨型造山带,而造山带与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之间的俯冲和对接关系,展现了独特的"盆一山"耦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