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国内视频网站正蓬勃兴起,各类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自制剧就是其中之一.其依托视频网站的特点与优势,逐渐占据较大的受众市场,也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网的自制剧为例,着重对其传播内容和受众战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视频网站自制剧乃至视频网站的发展提供若干借鉴.  相似文献   
62.
人事档案对于个人和单位的价值不言而喻,随着各单位档案意识的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愈发受到重视。哈佛大学档案管理的历史长达30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如分门别类的个人档案管理,规范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在线利用的干部档案管理,离职员工档案的全方位管理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技工教育有着广阔的前景,越来越多的技工学校开始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的推广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校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1,4-二氧六环又称之为二恶烷,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1,4-二氧六环渗入地下水,可能对饮水区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实验采用化学氧化的方法,研究菱铁矿催化过氧化氢(简称单氧体系)和菱铁矿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简称双氧体系)在去除1,4-二氧六环效率上的差别,初步探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实验证明菱铁矿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氧化体系去除1,4-二氧六环明显具备优越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去除污染物的手段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5.
特别的你     
正(一)黝黑的皮肤,高挺的鼻梁,常年不变地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深邃的眼睛——这就是你,我的数学老师。深深感谢,你在那次考试中的及时提醒。那天太阳很大,教室里气氛沉重,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挂钟上的指针正一步步向"12"这个数字逼近。我看着试卷,心急如焚。密密麻麻的题目,几乎都已经被写上答案,但有一处空白显得特别醒目。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的脚下,我感觉自己正在被灼烧。  相似文献   
66.
历史和现实已经越来越多地证明广播电视学研究与传播学研究彼此交织、共同促进的关系。本文将广播电视学置于传播学的视域下加以考察,有助于前者更为良性与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
现代参考咨询的合同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现代参考咨询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靠拢,参考咨询的合同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这一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展开了探讨,从定义、具体措施和建议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8.
陈奕 《世界发明》2003,26(12):14-14
目前,世界上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约为1180~1510亿吨,按每年开采石油33.2吨推算,石油储量大约将在2050年枯竭。基于此,世界各国研究人员都在积极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能源途径。最近,一种新型的能源获取新方法由德国科龙技术公司成功开发出来了——利用生物质获取能源,从一切光合作用生长出的  相似文献   
69.
陈奕  张晴 《新闻界》2012,(9):3-5
从2006年"彭宇案"到2011年"小悦悦事件",媒体对相关事件的跟风式报道使原发事实被夸大、扭曲,并逐步形成"偏离放大螺旋"效应,由此造成大规模的"社会恐慌"。本文围绕此效应,研究其产生、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负面影响,并从媒体组织和个体等角度来探讨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期为新闻报道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作为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之一,传播的麻醉功能突出体现了传播的负面效应。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微博的兴起加速了传播的碎片化,并使得传播的麻醉功能再次显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微博的碎片化阅读来重新审视传播的麻醉功能,辅以具体案例,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去碎片化"和"去麻醉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