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573篇
科学研究   27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7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难在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如过多地归结于社会因素;过多地依赖外在因素;选择就业岗位不恰当;待遇要求过高等。  相似文献   
12.
一、人事档案的特性 1、人事档案的开放性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事变革的新形势,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所谓开放性,就是把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人的综合素质的信息库,向需要它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形成一个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开放的人才信息系统,从而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在开发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山区而言,山是极其重要的资源,是当地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源泉.在进行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切不可忽视“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社交媒体为人们建构理想的自我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理想美符号”被塑造成社会主流的审美标准,但这种单一化审美背后的“容貌焦虑”问题愈发突出。“容貌焦虑”现象源于多种因素,如媒体软件“美化自我”与现实造成反差、媒介影响下的“自我认知失调”、情绪宣泄、他人发声的感同身受等等,如何更好避免“容貌焦虑”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     
在北京市宣武区的珠市口西大街上,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地方——“阅微草堂”。阅微草堂原为三进带跨院的老四合院。第一进院,门道连南房2间,西侧有绿屏门通西院,北房大厅两明一暗,院子中有古藤蜿蜒而上,老干屈盘,大如蛟龙,花时浓荫满院。  相似文献   
16.
作者感谢InterPARES项目的资金支持,出资方包括加拿大社科和人文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历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员会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S的网络信息检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增加和实时更新,用户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是现代网络信息检索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RSS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体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RSS的起源、特点以及基于RSS的网络信息发布和检索。  相似文献   
18.
内涵式发展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出版单位要想在几年之内较快速度地发展壮大,产业化、集团化是必然之路。但是,正如石宗源署长所讲,集团只是出版组织形式之一,从保证市场活力、形成充分竞争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有的出版单位都要组建或加入集团。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知名品牌和综合规模的出版单位,如果不能参与集团重组,就应该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改革体制,改进机制等一切必要手段,使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成名,付出代价是必然的,有时可能还要付出‘非常’的代价,但我能接受。”  相似文献   
20.
高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费彝民(1908—1988),著名新闻工作者。江苏吴江人.1925年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1930年起在《大公报》历任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1931年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复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