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5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话说七巧板     
西方的智力玩具魔方曾在我国风行一时。其实,我国早就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智力玩具,诸如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等,不知为何人发明。其中最具有魔力的当数七巧板,它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巧技艺。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乞巧板、七巧牌。据史书记载,七巧板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时代。它是一种启迪人们对各种形象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智慧游戏,也有益于人们休息与娱乐。由于七巧板取材容易、制作简便、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七巧板是将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薄木板割成七块不同形状的小块(图1…  相似文献   
32.
近几年来,有不少报刊撰文,诸如《北京晚报》的《盛夏话古扇》及1999年第10期《发明与革新》上的《折扇摇出“创新”风》等文章,都谈了到折扇“原出于高丽,北宋时传入中国。明朝初期,高丽以此进贡,而皇帝又用折扇赏赐臣下。因而,折扇身价陡涨”。也有说“北宋开始流行折扇,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桧扇经过一番创新改造而成的”。其主要根据大概是引用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载:“宋人用折迭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绫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盖出于高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说过:“高丽白松扇,展之尺余,会之止两指许。…  相似文献   
33.
那是上个世纪的一个金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应邀访问中国,在那珍肴满席、香气四溢的国宴席上,有一道名称奇特的美味佳肴“佛跳墙”深受女王陛下的青睐,国宴后女王陛下余兴未尽,召见烹饪技艺高绝、并著有《国宴菜肴集》的中国当代“国宴宗师”王锡田,询问“佛跳墙”的由来。王锡田先生通过翻译娓娓动听地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讲述了一则十分精采的“佛跳墙”佳肴的传奇式故事,令女王陛下听后为之叹绝。原来,正宗的名肴“佛跳墙”是清代道光年间福州著名“聚春园菜馆”名厨郑春发首创的,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郑春发年轻时在福建布政使周莲府衙当…  相似文献   
34.
少年时候,曾拜读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著《聊斋志异》第二卷《陆判》,其中写到陆判官为陵阳书生朱尔旦“破腔……易慧心”,又为朱尔旦丑妻换上美人头,当时认为这不过是蒲翁笔下逗人乐的“神话”,而一笑了之。如今再重温此篇,不禁为蒲翁神奇的描绘拍案叫绝。因为随着岁月的推移,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人体绝大部分器官,包括心脏现在都能成功地移植了。那么,头颅是否也可以换呢?科学家的回答亦是十分肯定的。据《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传媒报道:最早是在1908年,美国著名脑科医生兼药理学家查尔斯·居特里就曾尝试将一只小型混…  相似文献   
35.
何谓“人参果”?查权威巨著《辞源》、《辞海》及《植物大辞典》(台湾版)均无记载。但是,现代著名学者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里“参考词目”中都列有“人参果”条目,不过是引自明代著名文学家、长兴县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则有关“人参果”的神话传奇故事。说的是,西方仙界万寿山有一座五庄观,观主是老仙人镇元子,圣号世同君,乃道行高深的地仙之祖,他在后园栽有一棵人参果树,此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再三千年才得成熟,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  相似文献   
36.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折叠杯、折叠伞、折叠椅、折叠床、折叠自行车等等生活用品,人们都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但如得要提到折叠锅,就十分新鲜了。不但没能见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到过。其实,我国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曾发明了奇异的运用于旅行的折叠锅。事见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众妖听说,都道:‘大王,孙行者要在你肚里过冬哩!’老庞道:‘他要过冬,我就打起禅来,使个搬运法,一冬不吃饭,就俄杀那弼马温!’大圣道;‘我儿子,你不知事!老孙保唐僧取经,从…  相似文献   
37.
38.
浅论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经济和科技空前激烈竞争的时代,而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与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如何构建适应人们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当今全球教育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普通高校有效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则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普通高校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发挥主力军作用.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迅速,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究竟向何处去?本人以为当前着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9.
曾看到一则题为《长沙一帅小伙能听懂鸟语——其曾祖父是宫廷驯鸟师》的消息,文章写道。  相似文献   
40.
明代著名文学家、扬州才子宗臣(1525--1560),“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宗臣系嘉靖进士出身,官至福建布政参议、提学副使等职.他在福建任职期间,倭寇时有侵犯,作为文人出身的年轻将领宗臣多次率领军民击败倭寇,屡建战功,使倭寇闻之丧胆.宗臣多智善谋,文武双全,为官刚直清廉,颇有政声.百姓称之为“白袍宗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