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5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教育   11285篇
科学研究   3825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1384篇
综合类   1167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27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1236篇
  2012年   1469篇
  2011年   1522篇
  2010年   1521篇
  2009年   1296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527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A low-power three-stage amplifier for driving large capacitive load is proposed. The feedback path formed by the active-feedback Miller capacitor leads to a high frequency complex-pole but a high Q-value, which significantly deteriora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amplifier. The serial RC stage introduced as the second stage output load can optimize the resistor Rz and the capacitor Cz under fixed power and small compensation capacitor Ca, which brings about a suitable Q-value of the complex-pole and the gain-bandwidth product extension of the amplifier. The amplifiers wer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a standard 65 nm CMOS process with capacitive loads of 500 p F and 2 n F, respectively. The post-layou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fier driving the 500 p F capacitive load can achieve a gain of 113 d B, a phase margin of 50.6° and a gain-bandwidth product of 5.22 MHz while consuming 24 μW from a 1.2 V supply. For the 2 n F capacitive load, the amplifier has a gain of 102 d B, a phase margin of 52.8°, a gain-bandwidth product of 4.41 MHz and a power of 43 μW. The total compensation capacitors are equal to 1.13 p F and 1.03 p F. The better figures-of-merits are 108 750 and 205 113(MHz×p F/m W). The layout areas are 0.064 mm×0.026 mm and 0.063 mm×0.027 mm. Compared with the CFCC scheme, the gainbandwidth product is extended by 1.6 times at CL=500 p F and Ca=1.1 p F.  相似文献   
992.
公民社会为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广阔的平台,大学生政治参与为公民社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当前,公民社会呼唤大学生政治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在公民社会的背景下,学生政治参与途径与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寻求相关引导性对策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来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是信息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班级管理的实践创新和理论重建。该文设计开发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不仅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并且能给学生提供开拓视野、参与班级活动的平台,既使学校的管理科学化、正规化,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该文初步架构出学校班级管理现代化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联模型,为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实质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比分析地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普通高中教育支出相比,中等职业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弱,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5.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教育外溢效应动态模型的测算,教育具有极强的外溢效应.教育外溢效应表现为私人非货币收益、对GDP的外部收益、非市场化社会外部收益以及纯公共产品的外部收益.教育外溢效应既有正外溢效应,也有负外溢效应,但无论那种形式的外溢效应都会引起社会福利损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政府应建立教育投资的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教育投资外溢效应的转化机制,完善教育投资外溢效应的补偿机制,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文章结合一种密度大于水的新型潜器—重水潜器(Heavier-than-water AUV,简称HTW),采用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计算了该潜器的水动力性能和绕流流场。文中计算了不同攻角和漂角情况下重水潜器的阻力、升力及俯仰力矩,对其周围流场水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流场的流动结构研究了受力随姿态变化的规律。文中将采用重叠网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FLUENT计算值以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重叠网格方法可较好地模拟重水潜器的自由态绕流问题。该研究为该潜器的总体设计与运动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第三次浪潮,自20世纪80年以来,已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的感知、注意、认知、情绪及社会交往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儿童只有形成一定程度的启蒙心理,才能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能力,才能学会如何针对发生的事件作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完善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由于特殊儿童在感知、注意、认知、情绪以及社会交往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者由此开始关注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本文探讨了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8.
在传播社会学的视野里,《论语》既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兴起和礼制复兴的产物,又是城邦制民主政治兴起后,“士”阶层文化消费、伦理教育思想与文化传播社会科学的征候。作品中诸多审美范式和哲学对话方式被春秋时期及后世传媒文化频繁援引,作为一种新型“哲学咨询”式知识传媒形态,它被发现或未被阐释的传播社会学知识俨然成为春秋社会的“转述者”。  相似文献   
999.
为保障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模型嵌入式实验教学体系。以重庆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模型嵌入式实验教学体系的特点和运行过程,提出并实施了该教学体系的几点保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农村急需综合素质高的医学生,但现有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其医学教育模式也不能适应农村需求。在调查与访谈基础上,结合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学生的需求实际,农村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应建立健全政府"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办学层次上,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应以本科层次为主;在职业发展上,要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为农村医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在办学能力上,要加强地方医学院校面向农村基层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