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6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547篇
教育   14636篇
科学研究   3375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1593篇
综合类   1483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29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1165篇
  2013年   1607篇
  2012年   1835篇
  2011年   1982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708篇
  2008年   1804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1631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726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对体育教育专业142名不同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进行测试表明:体育舞蹈、体操和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最高,排球和田径专项学生的运动可塑性较低。并提出加大不同专项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定期进行大规模的交叉学科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2.
皮划艇激流回旋是我国新开展的奥运会项目,我省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就我省激流运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岩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04-10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针时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提出应从管理与教学多角度出发,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满足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创新的主张。依据哲学的有关理论,对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与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独创与引进”等辩证关系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对传统武术创新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创新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6.
37.
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分布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的机能能力和机能特性及神经类型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女排选手的适应性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特征和项目的适宜性神经类型,为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了神经类型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健身运动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爱好以及参与程度,分析社会因素和心理中介与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例析审编校的优势互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01,13(5):281-283
通过对审编校工作中遇到的若干有代表性实例的分析,探讨审稿人、编辑、校对人员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书刊出版工作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尽可能地降低差错率,共同把好书刊质量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而我校作为苏州市政府确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肩负着培养适合苏州企业迫切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苏州的支柱产业。现落户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和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外资企业530多家,电子信息产业约占总数的50%。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电子专业的技术人员(各个层次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特别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新区根据其产业发展的需要,与我校联合成立了“苏州新区工业技术学院”,并设立“苏州职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