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起自军法。其长处是公平、公开和确定不移,其短处是过于苛暴。优缺点出自一源,即战争环境的需要。儒家引礼入法的目的在于矫秦之失,但由于设置双重标准,最终必然会走上以礼代法和以礼坏法的道路,从而使中国古代始终处在有法律而无法治的人治阶段。要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过分夸大引礼入法的作用和意义,曲折表达了对法律等级性的肯定。人人都承认法治优于人治,但人人都不愿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并对司法特权充满依恋,是中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在酸中释放度测定方法。结果:采用样品溶液的pH值转化及对照品比较法测定酸中释放度。  相似文献   
23.
炎帝与炎帝传说的南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族和黄帝族是两个互婚的同盟部落,最初活动于西北姜水流域和姬水流域。炎帝传说的南迁主要得力于阴阳五行说的广布。在阴阳五行说大体系中,炎帝被配为南方之帝,于是,南方便有了炎帝崇拜及这种崇拜的物化表现形式——炎帝陵和炎帝庙  相似文献   
24.
靖边访古     
正2018年的夏天似乎特别长,西安市内酷热难当。陕西康隆公司总经理刘国强先生为陕西师大早年毕业生,便邀请我和李甫运教授两家到陕北避暑,从而得以首次访问靖边。"苟富贵,毋相忘",国强已是成功人士,却始终将母校老师挂在心怀,深情厚谊,令人感动。靖边之名,源自明朝与鞑靼作战时所筑的靖边营,清雍正九年,始合安边、宁塞、镇罗、镇靖、龙州五堡以为县,顾名思义,古代曾为边塞之地,  相似文献   
25.
商汤祷雨故事中商汤舍弃巫术,直接求助于神灵的做法是上古时期巫术文化向祭司文化过渡的标志。在历史的演化中,商汤因为祷雨而被“神话化”为“来雨之神”,并在民间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祭汤祷雨文化圈。文化圈内部,巫术文化与祭司文化交叉混用,构成了以祭司仪式,节庆事件,信仰体系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察将是研究古代社会,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应采取具体措施让学生在课程体系中树立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必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27.
在总结一年来开展高教管理研究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着重提出要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8.
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进一步推动教育管理创新,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年会的主题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为中心议题,深入研讨高教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总结交流管理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29.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在纠正重理轻文现象的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应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0.
西汉文化发展与以楚地为主的民间文化关系密切。周代巫术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变化之后于西汉时期已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之中,汉代文化的重新构建为各种思想流派的自由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诸多出身于平民的汉初君臣对一向熟悉的巫术文化情有独钟,从汉化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情况看,巫术盛衰实有很大影响。西汉文化、民间文化、巫术文化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