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81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文章在建立数字资源配置多目标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并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2012—2020年数字资源配置的动态变化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研究对象的多目标协同评价水平在研究期内缓慢提升,子目标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强,重心由内容评价逐渐转向使用评价;内容评价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系统评价是先快后慢地上升,使用评价是先慢后快地上升,成本与服务评价则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影响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的障碍因子类别、数目及障碍度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历年障碍因子总体上由内容与系统评价向使用与成本评价类因子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就表现了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良好能力。这一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的理论局面,显示中国共产党善于选择、运用、发挥理论之核心导向作用,进而成功进行理论建设的能力;二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的实践局面,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善于结合实际进行文化实践的能力。三是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整体转型的新局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驾驭整个文化发展趋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民间的节庆活动也被当作旅游开发的资源。运用民俗学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影响文化展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文化展示的方法,对当前旅游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学的家园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价值论角度来看 ,乡土是人类最初始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审视、衡量、规范物化现实的价值尺度或人文理念 ,是赖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 ,因此 ,乡土文学在这一价值认识层面上表达了一种“回归”理想 ,企图以此实现某种调适或拯救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举制度一直以追求公平为重要目标。从唐朝的“兼采时望”到宋朝严格的“糊名考校”,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的进士科,从内容宽泛的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经义之文的内容,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经义之文的形式,由形式灵活的散文到结构固定的八股文。科举制度追求公平的努力,使科举考试的各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保证了整个考试过程中的程序公平。但正因为太执著于公平,科举制度淡忘了选拔行政官员的终极目的,迷失了自己的使命,造成了对自身的戕害。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教育产品、教育服务这三个概念,在教育产业论、商品化那里是不做区分的,在有的文章中也是混同使用。如《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就是如此:“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部分”、“教育产品是垄断的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当我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的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三个代表”理论的贡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作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三个代表”是指导新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建设的战略性纲领。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论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师生人格平等、“两种创造”互生互补、把握“创意临界点”、形象直观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参与创造、保护学生的创造之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层次性等原则;并树立开拓进取的文体观、“人人都有创造潜能”的唯物观和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观。  相似文献   
19.
韩愈苏轼岭表处穷殊异愈贬潮州,披述艰辛,戚戚怨嗟.卵巢之忧,丘首之叹时见于诗,韩愈执于情者也.执于情,故入而不出,往不知返.晨趋丹陛,惟知有君;夕贬南荒,心存魏阙.故孤臣危泣,哀感君父,图异日之鹏举也.韩愈执于儒者矣.苏轼居惠,安土忘怀,随缘自适,深于哀乐而不滞,罹于忧患能自遣,入而能出,往而知返,尊儒而不执于儒者矣.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其苏轼之谓欤?然轼终不改尊儒之初衷焉.愈求哀君父,有所待焉;轼潇散度日,以观变焉.故愈之与轼,处穷虽异,归儒则一矣.  相似文献   
2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工程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就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教 ,而依法治教必须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来进行 ,必须为科教兴国服务 ,这是关乎科教兴国能否成功、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教育自身地位所决定的 ,也是对比西方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从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必须坚持依法治教 ,这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要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 ,使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